• 2020-09-26 09:30:08
  • 阅读(3441)
  • 评论(9)
  • 新华社长沙9月26日电 题:"农旅交融"添彩三湘村庄丰盈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阮周围、周楠

    乡民朱向勇最近忙得不可开交,除了要给果树剪枝除草,还要照看好他的"路边摊",由于跟着国庆假日接近,越来越多游客足球吧论坛正连续到来。

    甘旨多汁的蜜柚、清甜的板栗、丰满个大的花生……朱向勇的货摊上,不同品类的农特产、生果被规整堆放,静待游客的选购。这里是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的风俗广场,这片乡民们平常休闲、文娱的场所,周边被规划出货摊区域,并搭好雨棚。农闲时,乡民们肩挑背扛,带来地里最鲜亮诱人的果实。

    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这一段长征途中赤军与大众鱼水情深的往事,在80多年后,仍让人思念和感动。

    近年来,跟着精准扶贫推动,这个地处罗霄山会集连片特困区的村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红色旅行带动了这个瑶族寨子的开展,成为2017年度湖南省美丽村庄建造示范村;村里和扶贫工作队大力开展农旅交融,培养了一批复合工业人才;经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入驻,回乡工作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寨子生机满满……

    看到兴旺远景,2016年,朱向勇流转了乡民100多亩土地,大力开展生果栽培。农忙时节,周边乡民会来地里干活,取得一份收入。本年朱向勇现已收成了几万斤生果,夏日的奈李、桃子,秋季的蜜柚、板栗,色泽鲜亮,气味诱人,他拍下相片,放在朋友圈里展现,招引很多人购买。

    "经过红色旅行带动,游客越来越多,咱们的土特产不愁销路,提高了咱们的收入。"朱向勇自傲地说,旅行旺季时,他家货摊每天销售额达几千元。往后他还计划添加栽培特征农产品的种类,争夺每个时节都推出不同的"主打款","咱们这气候好,土壤好,农产种类出来个个水灵动听,只需摆出来,都能卖出去。"

    现在,整个沙洲村绿树成行,路途宽阔,路灯亮堂,房前屋后的卫生整齐,老百姓的地里瓜果飘香。全村的民宿、农家乐、土菜馆等旅行配套多点开花,不少乡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2018年,沙洲村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沙洲村乡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3840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