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我国减贫故事)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牧民的"甜日子"
中新社青海玛沁9月15日电 题: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牧民的"甜日子"
旦巴上身穿戴黑色皮衣、蓝色衬衫,下身穿戴牛仔裤,脚上的皮鞋被擦得油光锃亮。
日前,记者看望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的久美家乡。该小区共搬家了7个城镇21个村的建档立卡贫穷户716户2605人,草原上的牧民们住上了上下水全通、水电暖完全的高楼小区。
上一年11月,旦巴一家从间隔县城200公里的当洛乡查雀贡麻村搬进了久美家乡。"曾经我便是个一般牧民,和妻子养活着3个孩子。其时家里只要一套旧家具,素日里用太阳能看电视是一家人最美好的事。"
记者在旦巴家中看到,尽管房子的面积不大,但被旦巴收拾得洁净整齐,80寸的大电视摆在客厅里分外夺目。
"搬家时,掏了近两万块钱买了液晶电视和实木家具。"旦巴坐在新家的沙发上笑着说,尽管花费不小,但他心里快乐,"政府给了这么好的房子,得把家置办妥,今后要像城里人相同住得舒舒服服。"
此前,玛沁县周边的牧民大多居住在生态软弱的三江源核心区,村庄四周被挺拔绵绵的阿尼玛卿雪山环抱,天寒路远、气候恶劣,牧民们长时间靠着放牧保持生计,收入来历单一、日子不便利,想走出大山很困难。
"曩昔放牧时,一家五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帐房里,冬季烧牛粪取暖,现在屋里是会集供暖,在家里也不必穿棉衣了。"说起现在的美好日子,旦巴和邻居们都开心得合不拢嘴,"在小区门口就能资源吧买到新鲜蔬菜,回家还能用热水洗,便利多了。"
当然,闲适与美好不只是住上了高楼,更多的是政府的日子保证,玛沁县依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准则,加强后续工业开展和搬运作业作业,保证贫穷搬家家庭完成安稳作业。
曩昔住在村里时,旦巴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历,全赖帮别人放牧获取菲薄收入。现在,他在政府的协助下成为了久美家乡的保安,妻子在宾馆打工,两个成年的子女都在果洛州歌舞团上班,家庭年收入将近4.5万元人民币。
而旦巴的邻居们也逐步习惯了新日子、找到了新作业。
本年32岁的达日卓玛一家在2018年年末从当洛乡查雀干麻村搬家到了久美家乡,记者来到她家时,只要她的父亲夏宁和母亲阿贡在家照料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
"女儿现在去上班了,晚上才干回来,咱们过来主要给两个孩子煮饭。"夏宁介绍,"曾经女儿是公社的厨师,一个月有1000多块钱,还要养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生火煮饭还得去拾牛粪。"
搬到久美家乡今后,达日卓玛一家的"苦日子"总算到头,迎来了"甜日子",享受了国家政策性补助、易地扶贫搬家、医保和教育补助。
现在,达日卓玛一家温暖的新家亮堂整齐,电视、冰箱、电灶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夏宁对女儿一家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望,"现在日子现已不成问题,全家最大的期望便是孩子们尽力读书。"
经过易地扶贫搬家,玛沁县牧民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讯难等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遍及得到解决,义务教育、根本医疗、住宅安全有了保证,牧民们也开端自动参与技术训练、自动寻求作业机会和增收致富途径。(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