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周凯,工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工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异开展中心特约研讨员,南洋理工大学访学沟通。
温昌浩,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讨生。
[摘 要]现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造如火如荼,其对城市开展的协同效果与影响也日益显示。本文聚集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开展现状,以西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协同开展为例,提醒二者之间的效果联系与影响规则,进而为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协同开展提出可行性主张。
[关键词]高级学校、"双一流"建造、城市开展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开展的底子,是进步国家归纳实力、增强中心竞赛力的重要柱石。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动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造整体方案》。高校"双一流"建造方案的提出是国家在教育范畴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作出的又一严重战略决策。2017年10月,十九大陈述明确提出要"加速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造,完成高级教育内涵式开展"[1]。作为在新时代提出的高级教育底子性开展战略,"双一流"建造方案的提出为我国未来高级教育变革和开展预设了时间表、意图地和路线图[2]。
高校建造与城市开展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一方面高校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双一流"建造依赖于当地政府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投入与相关方针的支撑;另一方面高校"双一流"建造能够从人才运送、科技支撑、文明建造、城市形象等多方面影响城市建造,推动城市开展。
根据此,本文将结合西部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开展现状,以西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协同开展为例,提醒二者之间的效果联系与影响规则,进而为西部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协同开展提出部分可行性主张。
一、高校"双一流"建造的内涵要义
(一)高校"双一流"建造的时代特征
我国从前施行的"211工程""985工程"在促进高级教育开展,服务经济社会立异,进步国家归纳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效果;但长期的机制固化也在必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高校身份阻滞、竞赛生机死板、学科重复穿插等许多问题。面临我国建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巨大征途,教育范畴尤其是高校需进一步激起生机,充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双一流建造项整体方针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进入国际一流队伍或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真实进步高校在服务强国伟业方面的影响力与奉献力。
高校"双一流"建造使命能够详细表述为:建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优异立异人才、进步科学研讨水平、传承立异优异文明、着力推动效果转化[3]。其间,要点提出"着力推动效果转化"。可见,国家现已将高校"双一流"建造方针与经济社会开展要求有机交融,要求高校科研效果活跃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经济与人民大众。在根底理论研讨、科研效果使用、推动经济提速增质等方面发挥高校效果,也是国家推动"双一流"建造的重要意图。
(二)"双一流"高校城市散布特征
"双一流"高校关于城市而言含义严重,它不只成为城市的代名词,更是城市文明、科技见识的标志。为探求"双一流"高校城市散布特征,在充沛剖析"双一流"建造名单的根底上发现,仅散布在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双一流"建造学科便有219个,占此次当选的465个"双一流"建造学科的47%;有260个散布在国家中心城市,占比约55.91%;有173个散布在副省级城市,占比逾越37.2%。而本来具有211、985高校并且有新增高校当选"双一流"队伍的9个城市中,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不只经济根底好,并且开展情况也体现较好。而教育根底较好却开展态势欠安的东北城市,则在原有根底上并未添加任何一所"双一流"大学。从散布特征看,城市开展水平与"双一流"高校的落户有着互为因果的重要联系。
值得重视的是,新我国树立以来,以西安FBA头程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为标志的"西迁",对我国高级教育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西部高校"双一流"建造在"211工程""985工程"推动的根底上,也迎来了新的前史时机。以西安、成都、兰州等为代表的西部城市,其城市开展对人才引入、高科技工业布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添加,也对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双一流"高校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
二、高校"双一流"建造在城市开展中的协同效果
(一)高校人才培养进步城市人力资本
研讨标明,根据内生增加理论与高校-企业-政府互动的三重螺旋生态系统理论,当地高校作为经济增加的中心要素与社会潜在立异主体,从人才运送视点能够进步当地高校服务区域立异与经济增加[4]。人才是经济社会开展的榜首要义。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6334人,而挑选留在西安市进行创业、工作的累计有1143人,占比高达18.04%。从毕业生签约的企业来看,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则成为吸纳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企业。西安市凭仗很多的"双一流"高校资源,不断吸纳走出校门的优异毕业生。这些优质毕业生成为西安市转型晋级、复兴开展、追逐逾越的重要源泉。
(二)高校科研活动促进城市立异开展
"双一流"高校是所在城市科研立异的高地、立异开展的极核。在很多国家中心城市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布景下,使用好高校的力气是重中之重。经过对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数据和前置一年的高校科技立异数据剖析,发现高校科技立异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开展有明显的效果[5]。还有研讨标明,从立异型城市研讨概略及基本理论动身,显示大学推动立异型城市开展的成功形式[6]。高校"双一流"建造必然兴修科技园区,园区的立异示范效果与变革带动效果将极大进步城市的立异气氛。而高校接受城市科研项目,并经过科研项意图转化与施行,为城市建造注入立异动力。
(三)高校建造推动城市国际化开展
大学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有学者在深化调查成都市及成都市各大学国际化开展现状后,发现城市国际化开展与大学国际化是相得益彰的[7]。以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西安为例,西安所具有的很多的"双一流"建造高校为西安吸纳了很多国际化人才,为西安供给了较多的国际文明沟通时机,经过对在校留学生宣扬西安城市文明,无疑大大进步了西安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知名度。而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其本身较高的国际化开展水平也为当地"双一流"高校树立了国际沟通途径。高校"双一流"建造以国际一流为方针,其内涵要义就是对高校本身的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开展要求,在"双一流"高校取得国际化开展的一起,无疑将相应进步所在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四)高校文明带动城市文明开展
大学是城市的手刺,更是城市文明的宣扬窗口。高校"双一流"建造中经过育人功用的发挥,将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实践身手、有作为担任的高校学子,这些学生经过本身行为将耳濡目染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经过潜在的熏陶推动市民素质的进步。一起,社会文明的开展离不开大学学校文明活动的推动;城市精力文明的创立相同离不开大学学校文明的加持。西北工业大学扎根西安多年,其"公为全国、报效祖国;诚笃守信、胸怀坦白,勇猛精进、敢为人先,决然果断、坚定不移"的校训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安市文明的开展。
(五)高校建造带动城市环境优化
高校学校作为城市景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抓手。在"立异、调和、绿色、敞开、同享"开展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学校建造益发重视整体规划与生态环境的调和开展。以"双一流"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立异港为例,敞开式、环保式办学理念在校区建造中得到充沛遵循,河滩、湿地、森林等绿色资源均得到维护,成为优化城市环境的模范。相同作为"双一流"建造高校,我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更是秉承天然规划,融入园区空间肌理,选用"一轴两带三街区"的规划结构,一起构成完好、天然、敞开的园区形象,为城市环境增加许多亮色。
三、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协同开展的影响趋势
(一)校地联动,发挥政府主体效应
当地政府应归纳考虑当地特征、区域优势与工业相关性,活跃推动本地高校"双一流"建造。一起活跃改变政府职能,供给方针与资金支撑,活跃鼓舞并加强"双一流"高校与当地经济的调和互动,帮忙拟定优惠方针,加大人才引入力度,进步产学研协作者、参与者的活跃性与自动性。其次,政府应加大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整体投入,有方案、有步骤地处理科研项目经费缺少的问题。当地政府应科学筹谋、大力推动"双一流"高校科技立异效果转化途径的建造,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协作树立桥梁,促进高校"双一流"建造过程中立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讨活动与当地经济需求接轨,进步城市人才专特点、科技向心力与开展硬实力。
(二)校企协作,完成资源互通
高校"双一流"建造绝不是凭空捏造,高校应自动与企业协作,完成资源同享、互利共赢,进步科研效果转化才能。一起,当地企业能够经过树立企业奖助学金等途径,推动校企协作培养英才;经过树立科研奖学金等方法,鼓舞高校师生活跃进行科技立异,为高校科学研讨供给有力支撑,并活跃推动科研效果转化为科技优势,助推企业开展。一起,高校在"双一流"建造中应以实践育人为导向,使用地舆接近优势,活跃与当地企业创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学问深沉、才能杰出的毕业生供给保证。
(三)习惯城市开展,培养高校科研特征
高校"双一流"建造应置身于城市经济社会开展的整体之中,直面城市开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学科优势,杰出办学特征。在对接城市经济工业结构、市场需求的根底上,高校应该对学科专业开展做出合理规划。一起树立敞开的沟通机制,经过"学校敞开日"等专题活动从文明辐射、精力引领着手促进高校与城市的良性互动。高校"双一流"建造应以服务当地和职业为主旨,以处理城市开展实践问题为导向,使"双一流"建造更靠近城市开展实际,为城市开展供给专项所需人才与专属的科研服务项目。
综上所述,高校"双一流"建造与城市开展相得益彰、互利共赢,两边均应秉承沟通协作、携手共进的准则,活跃筹谋、科学推动,以完成高质量、跨越式开展为方针,在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经济开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奉献应有力气。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攫取新时代我国特征社会主义巨大胜利;在我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陈述[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应强,邬大光,眭依凡,等。我国高级教育70年十人谈(笔会)[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2-50。
[4]王全旺,赵兵川。当地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立异开展途径及战略研讨[J]。黑龙江高教研讨,2017(01):129-132。
[5]李燕。高校科技立异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开展——根据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查验[J]。科技管理研讨,2020(13):1-7。
[6]刘雨薇。大学推动立异型城市开展途径研讨[D]。西南交通大学,2010。
[7]许军华,原源。大学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以我国西部城市成都市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9-73。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