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3 10:15:07
  • 阅读(14162)
  • 评论(2)
  • 德胜村"绿色减贫"终取胜 本报记者 赵 晶 陈创造拍摄报导

    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现在摘掉了贫穷帽,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剧变。本来的土坯房、沙土路早已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一栋栋美丽的新民居和宽广整齐的大街。

    (摄于2019年8月)

    贫穷发生率从37.8%降至0.17%;贫穷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1696元,是2014年的4倍;村团体收入从零到打破百万,2019年到达133万元……这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的脱贫效果。

    从贫穷村到"百万村",德胜人是怎样做到的?2020年4月8日,记者来到德胜村,实地看望这个贫穷村的"工业取胜"之路。

    3年多来,德胜村在各级力气的帮扶下,从给贫穷大众培养"可持续开展的工业、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可持续致富的动力"下手,将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开展、美丽村庄建造和村庄复兴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减贫的路子,完成了精彩"蝶变"。

    "咱们村有三大‘增收法宝’。"说起村里的支柱工业,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如数家珍:薯光大路、铁杆庄稼、朝阳工业。

    所谓"薯光大路",是马铃薯育种工业。近几年,张北县整合涉农资金,在德胜村建成300亩的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秋霞电影网和加工园区,建造育种大棚280个,完成了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生产经营。2018年,"德胜马铃薯"被农业村庄部归入第八批"一村一品"名单。现在,每个育种大棚产能14万粒左右,完成纯收入2万元。

    "铁杆庄稼",是指光伏扶贫工业。从县政府出资建造到自主引入市场主体,从单一光伏发电到农光互补形式,德胜村光伏扶贫工业走上了一产带动多产、多产交融开展的路子。现在,德胜村建成了两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计500KW,年收益达80多万元。光伏收益采取了"公益岗位+特困救助+村团体作业"的分配原则,一举多得。此外,亿利集团还在村里流通土地2600亩建起5万千瓦光伏电站,其间仅根底保护作业就为乡民们带来了40万元左右的工作收益。

    "朝阳工业",是近几年红兴旺火的民俗旅行工业。经过引入亿利集团、际源公司出资开发建造,德胜村以农光互补、特征民居、微型薯育种园区等重点项目和采摘园、花卉带等生态基地等为依托,开展生态观赏、农业科技展现、农光互补和民宿观赏等为中心的村庄旅行工业,2019年全村招待游客5万多人次。

    工业从"单打一"变成"组合拳",村容从"土村庄"变成"新村庄",乡民由"等靠要"变成"比赶超"……全面小康路上,德胜村的斗争还在持续。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