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15 16:00:19
  • 阅读(3691)
  • 评论(2)
  • 新华社长沙4月15日电(记者阮周围、柳王敏)上亿年前的远古海洋生物是什么姿态?记者近来在国际天然遗产地张家界采访时发现,这座城市许多大街、台阶的地砖上,有螺旋、圆弧、圆锥、波纹等多种形状的古生物化石,好像一幅幅无声倾诉白云苍狗变迁的奇特画卷。专家考证,这些化石有的来自约4.7亿年前。

    在张家界一些公共建筑、大街石板路或台阶上,千姿百态的古生物化石明晰可见,部分化石壳体、结构明晰可辨,绘声绘色。不少游客网络行记反映,在张家界黄龙洞内游道上、天子山、金鞭溪等地,也有很多化石的踪迹。

    "有的好像小虾,有的好像螺蛳,有大的穿越整个石阶,有小的好像拇指。"一位网友在行记中写道。

    通过我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判定,他以为照片中化石大部分为震旦角石,亦称为浮屠石、直角石、竹笋石,产于乌克兰试管婴儿我国南方奥陶纪灰岩地层中,"在张家界的路途、台阶、河滨铺路石等地都能找到。"

    在我国天然资源部官方网站显现,震旦角石为一种常见化石,"震旦"是古印度对我国的古称,震旦角石又称"中华角石"。震旦角石具有坚固的外壳,壳体或直或盘卷,壳体外表有波状横纹。

    震旦角石生活在水中,是其时海洋中的"霸主"之一。生计时代为中奥陶世,距今约4.7亿年。震旦角石在古生物分类学上归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鹦鹉螺亚纲,和另一种古生物菊石以及现代的章鱼、乌贼为同纲生物,具有亲缘联系。

    "依照相关的古生物化石维护法令,这种比较常见的化石地点的石灰岩,能够作为铺路石材",原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胡能勇介绍,"它们能增加一种艺术性的美。"

    "有时咱们停住脚步,渐渐看着青石阶上几亿年前的化石,他们好像绝美的人工雕琢镶嵌在石头里,青色和白色天衣无缝。"一位游客如此描绘在张家界看到这些远古"精灵"时的感触。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