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气,为居民筑起健康防护屏障。新冠肺炎疫情发作以来,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供给长时间处方服务96.7万人次,其间三个月长时间处方服务37.4万人次,长时间处方服务是2019年全年服务量的29倍。
这是记者从26日举办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业新闻发布会上得悉的。据悉,疫情发作以来,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务,为居民筑起健康防护屏障。
执行网格化办理,发挥家庭医生服务优势
北京市40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悉数融入辖区社区办理网格,完成家医团队与村(居)委会疫情防控作业无缝对接,在辖区政府统筹下,一起执行联防联控使命。
1月23日至3月25日,北京市家庭医生团队累计向居民推送各类健康信息(微信、短信)2251.5万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13.9万份。
供给长时间处方服务,削减居民往复医院
在原有慢性病可开具1-2个月长时间处方方针基础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医保局一起研究并下发告诉,为确诊清晰、病况安稳、较长服用过同种药品的居民供给更长时间处方服务,保证患者慢性病医治的延续性,防止屡次往复医疗机构添加感染危险。
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供给长时间处方服务96.7万人次,其间三个月长时间处方服务37.4万人次,长时间处方服务是2019年全年服务量的29倍。
做好院感防控,习惯居民日常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跃做好院感防控,施行进门测温、排队1米线、线上开药方、取药无触摸和摘门帘、常通风、勤消毒等防疫就诊办法,极力习惯居民日常治疗需求。一起,加强全员训练,做细预检分诊、优化治疗流程,施行预定就诊、严格执行诊室治疗"一医一患",最大极限下降穿插感染危险。
1月23日至3月25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供给门急诊服务669.7万人次,如除掉长时间处方要素,比2019年同期还增长了25%,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社区居民供给出诊服务4万余人次,全市3.8万名底层社区医务人员俄罗斯试管婴儿迄今为止完成了"零感染"。
守住社区防地,谨防疫情输入与分散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与街乡、村居作业人员一道,在路口、关卡等查看站点值守,谨防疫情输入与分散;对密切触摸者、高危险人员、来返京人员,以及会集或居家阻隔期间的人员,标准进行健康随访和健康监测,处置反常突发疫情;对辖区复工复产单位进行防控训练和辅导等。
到3月25日,北京市社区卫生机构累计服务和办理密切触摸者和高危险人员20279人,服务和办理境外进京人员20682人;对密切触摸者、高危险人员、来返京人员进行会集、居家阻隔医学观察119.2万人次;对20847个复工复产工地、工作楼宇、企事业单位进行疫情防控技术训练和专业辅导。(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