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11 21:00:23
  • 阅读(13628)
  • 评论(4)
  • 央广网上海5月11日消息(记者吴善阳)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名校的差距在哪里?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建设佛山格力空调维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今天, “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和趋势”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驻沪总领事和副总领事齐聚校园,与专家和青年学生分享各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双一流”建设。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全球治理领域的关键议题,这一崭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同样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产生着重要的时代影响。与会领事与专家一致认为全球高等教育应顺此大势,通过更为密切地交流、互动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互相认识、理解和信任,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机制,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作为中国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力推动各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合作,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知识技术共享和教育资源流动,以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和文化交融来发展“一带一路”建设。

    本次会议是去年6月在上海交大召开的“城市公共外交与‘一带一路’国家驻沪总领事高峰论坛”的延续。上海市教委丁晓东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正努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交大抓住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梳理国外高校和城市互动共生的经验和做法,主动适应城市进步发展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的道路,与进步中的城市产生共生效应。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教学理念、人力资源和技术辅助等资源的跨国境、跨地区双向流动,催生出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从观念和实践层面同时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完成了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政治与经济”全英文学位硕士项目的学业后,许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毕业生分别就职于哈萨克斯坦总统办公厅、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泰国驻沪总领事馆、比利时孔子学院等机构,发挥着促进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作用。院长钟杨表示,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重点发展实证科学研究和城市治理研究,立足实际国情,瞄准国际领先,开展高端国际学术合作,拓展联合培养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近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学院拥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接近50%,设有“中国政治与经济”和“中国公共政策”2个全英文硕士班项目,近150位学位留学生来自29个国家,与早稻田大学、莫纳什大学和希伯莱大学启动双学位培养项目。学院与密歇根大学合办暑期社会科学方法论培训班,并连续多年举办包括海外台湾留学生“科技之旅”冬令营、“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在内的品牌短期国际培训项目。

    会上,法兰西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高校事务负责人Xavier Luce先生介绍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他提到,中国学生是法国第一大外国学生群体,目前有三万五千余名中国学生在法留学,并且每年新增一万名左右中国留学生。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派往中国的留学生最多,今年选派了一万多名学生赴中国留学。2012年成立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上海交大与法国高校的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比利时驻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Charles Detry先生展示了比利时高等教育优势,包括比利时地处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多语言环境、较为经济的学费等。他表示,比利时高校近年来增加了荷兰语高校和法语高校的奖学金名额和金额,旨在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赴比利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