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23 08:00:05
  • 阅读(9791)
  • 评论(3)
  • 原标题:"一带一路"上 劲风刮不走的芳华

    阿拉山口因风而出名。

    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一年一场风,从年初刮到年尾,年均匀8级以上的劲风挨近200天。

    但近年来让它蜚声海内外的,是另一股强壮的风――"一带一路"春风。

    阿拉山口坐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国向西面临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间隔最近、最快捷的口岸,毗连哈萨克斯坦。1990年,国家同意树立阿拉山口口岸,与哈萨克斯坦的德鲁日巴口岸完结铁路连通。从此,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逾万公里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贯穿。

    "一带一路"建议自2013年提出后,蓉新欧、汉新欧等班列相继注册,阿拉山口也掀起新的建造华章。到本年,途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有14条线路。到本年8月14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打破1万列。

    1990年,一批大学结业生组成了首支阿拉山口海关部队,直到现在每年都有新鲜血液注入到这儿,开端这儿只要不到20人,现在已有200多人。阿拉山口的风并没有将这一批批青年"刮走",他们用芳华扎根"一带一路",在这儿生根发芽。

    繁忙随中欧班列"井喷式"增加

    冬夜里的阿拉山口市区很安静,朦胧的灯光下,一场小雪让小城愈加静寂。但在火车站旁的铁路世界联运大楼、归纳保税区、铁路轨道上仍然一片繁忙热烈。

    "20分钟后,将有从哈萨克斯坦的载货列车进入。"12月8日清晨2时,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一科30岁的严龙接到铁路方的电话。

    此刻的严龙和搭档刚做完上一组查看列车机头作业,还未来得及回作业室。这一项作业是为了防止火车司机带着违禁物品,例如肉类、生果等或许会将疫病、疫情带入国内的物品。

    自从"一带一路"建议提出后,严龙和搭档们的作业变得越来越繁忙。为加速中欧班列通关速度,阿拉山口海关实施"365天×24小时"全年无休通关形式。以往晚上19时下班的严龙,从本年开端轮岗上夜班,每天晚上均匀查检货运列车机头15-17列,每一个机头需求查看时刻约为30分钟。有时忙起来,一晚上都歇息不了,要不停地查检交游的列车机头。

    当时,途经新疆的中欧班列呈"井喷式"增加,开行频次也从日均6-7列增加到现在的日均9-10列,本年1月-11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抵达3189列,同比增加33.54%,创下中欧班列注册以来的年度最高纪录。

    32岁的党少飞是山口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大学结业后来到新疆,一待便是8年。2013年,跟着蓉新欧、汉新欧等中欧班列接连运转,阿拉山口成为中欧班列出入境的首要通道。党少飞地点的科室成为服务中欧班列的专门科室。

    党少飞喜爱经过每一趟中欧班列的载货剖析各个地区的经济特征。从前,阿拉山口海关出入境的物品多为矿藏品与原油。跟着中欧班列和"一带一路"的敞开,这儿的出口产品品种增多了不少――服装百货、电子产品、轿车整车、发动机、洗衣机、冰箱、笔记本电脑……

    "咱们国家的产品越来越好了。"党少飞说,从前从这儿出口的多是轻工产品,现在更多的是深加工产品。

    身为陕西人的党少飞在新疆安了家,成了一名"驻边"青年。从作业单位搭车到家需求两个小时,但是,党少飞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一年中,与搭档日子、作业的时刻占了近300天。党少飞成婚时,接亲、订酒店等事项都是搭档帮助筹办的,"一代代阿拉山口海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亲如一家"。

    那些轻飘飘的魂灵经不起风吹

    阿拉山口,是一个以"风"著称的当地,被称为我国四劲风口之一。

    说起阿拉山口关于风的段子,刘云峰脸上的皱纹被笑脸挤得更深了。29年前来到这儿时,他仍是个小伙子,现在现已53岁了。大学结业后,刘云峰来到新疆,成了阿拉山口口岸的第一批作业人员,那时阿拉山口只要一个火车站,口岸管委会的作业场所就在那一座小小的火车站里,海关作业人员加起来不到20人,满是刚结业的大学生。

    "那时候乃至没有专门查检的当地。"刘云峰说,他和搭档为了查检公路通道上的出入境车辆,就一直在戈壁滩上走,假如遇上劲风气候,几个搭档有必要臂膀挽着臂膀一起走,呼吸都有些困难,找到适宜的当地后,便开端等着出入境车辆开过来。能见到其他人的时机很少,得知有火车要进站时,他们会很振奋,总算能够接触到除了搭档以外的人了,"所以咱们山口海关的作业人员见人都很热心"。

    那时交通不便,想预备一些食材得到相隔近100公里的当地,每周置办一次。海关的大男孩都学会了煮饭。

    刘云峰来到阿拉山口时,当地一棵树都没有,从那时起,他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安排团体栽树,比及肖利伟来到山口海关时,这儿已有了树木,天上也有了飞鸟。

    2007年关于肖利伟和他的爸爸妈妈来说是充溢对立的,他永久都忘不掉,在孝感市火车站,就在他临去新疆时,母亲还在说:"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当地作业?"

    2007年,肖利伟大学结业,结业前他已决议到新疆做一名海关人。作决议时,爸爸妈妈竭力对立。

    "那是男子汉的一腔热血,有必要要去新疆作业,谁都劝不住。"关于当年的决议,现在35岁的肖利伟说:"从没后悔过。"

    "在这儿能理解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他告知记者,"这是一个因口岸而生的城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阿拉山口现在已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种运送方法为一体的陆路口岸城市,是新疆重要的口岸之一,更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要害节点。

    跟着出入境的卡车、列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到这儿开展。

    肖利伟指了指阿拉山口市里的树,他们还在坚持每年种树,成片的绿色延伸到通往另一个城市的公路两旁。这种生长力就像是海关给这座城市的开展带来的力气。

    "阿拉山口树木的长势都很有特征。"他说,从树枝生长的方向能够看出阿拉山口劲风的风向。"那些轻飘飘的魂灵,经不起阿拉山口风吹"。

    和"一带一路"一起生长

    一批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葵花籽被海关抽中、查检。为此,下班时刻往后,40岁的吕新明仍然坐在试验室里,与在此实习的大学生做查验检疫试验。

    跟着"一带一路"进出口交易越来越频频,吕新明的事务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开端,他只担任矿藏、原油的查验,现在他开端对农作物、肉类食物、植物进行研究。

    初中时,他家住在新疆哈密巴里坤口岸邻近,那里终年有与蒙古国交游的载货列车。每到七八月,他都和父亲将自家栽培的西红柿、葡萄搬运到口岸,等着从其他国家开来的列车,"能够挣点日子费。"他记住列车上会拉来一些蒙古国的皮裘、鞋子,咱们国家会出口面粉、糖。他们经常用预备好的酒跟蒙古人换皮裘。

    2004年大学结业后,他挑选了这份"看守国门"的作业,扎根阿拉山口。

    2006年,我国首条跨境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完结全线通油。化学专业的吕新明开端跟着长辈们一起检测,反复研究各国油品合格认证目标,扩大试验室设备。终究,阿拉山口的这条跨境原油管道成为我国仅有一条以我方数据为结算根据的跨境原油管道。

    跟着中欧班列的注册、"一带一路"建议的提出,吕新明地点试验室的开展越来越快,试验室资产从3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由于人才引入和试验器件的不断扩展,阿拉山口海关能够检测的产品越来越多,从前许多产品抽样需求送到乌鲁木齐市做检测,如此一来,这一整批货品都得在原地等候查验成果,大大影响通关功率。现在,这个偏僻的口岸也能完结检测作业,极大地提高了通关功率。

    吕新明地点的试验室被评为国家石油化矿藏品检测要点试验室,更是多所高校硕博培育基地。从前人烟稀少的阿拉山口引来了更多的年青人,他们在这儿知道海关作业,学习检测技术,了解了海关人怎么经过本身才能看守国门。

    吕新明说,他作业的成就感来自于严把进口产品质量,经过试验室每一名作业人员的谨慎,防止疫病、疫情流入国内,防止"洋垃圾"损坏我国的生态环境。

    冬日,阿拉山口归纳保税区内,29岁的萨尔达・艾克白尔正在从哈萨克斯坦入境的卡车上,拿着取样签插进卡车载运的葵花籽包裹内取样。在劲风天里爬卡车可不是件容易事,每一步都有必要稳健。

    "很张狂的一年。"萨尔达描述自己的作业状况,一切的事务量都创下前史新高。

    4年前,萨尔达大学结业来到阿拉山口,初来时,他很丢失,这座城市很小,也没有太多娱乐场所,他乃至置疑在这儿没有开展。

    逐渐的,他需求学习的海关常识、要打交道的通关人员越来越多。下班后,他在宿舍里学习外语,以便利与国外卡车司机沟通;他需求学习归纳保税区里的各项政策……现在,他理解了,"这虽然是个小城市,但这儿是面临世界的窗口水力模块,小窗口能看大世界"。

    27岁的杨琳大学结业后先在青岛做国贸、计算方面的作业,那时,她常进出海关大楼处理事务,"很喜爱那身制服。"

    2018年,她成为阿拉山口海关人,从祖国的最东面来到最西头。每天按时上下班、早餐后乘坐5分钟班车抵达联运大楼,处理退补税事务一坐便是一天,简直没空当从工位上脱离。

    "在这儿开展与前往北上广是相同的。"杨琳告知记者,相同是好久回家一次,相同需求学会自己照料自己,下班时刻要不停地学习新事务、新常识,与北上广不同的是,他们还要抵御终年的劲风,并不是一切人都能扛得住这儿的劲风。

    除了作业人员外,阿拉山口的监管作业犬也有必要扛得住这儿的劲风。

    "一带一路"建议提出后,阿拉山口海关的作业人员益发繁忙起来,这些监管作业犬也相同。接连两年在新疆举行的"丝绸之路世界轿车拉力赛"上,4只监管作业犬被派往现场,查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行李。在第2次的竞赛中,监管作业犬在巴克图口岸查看出100公斤的违禁品。

    阿拉山口的风仍旧呼呼地刮着,阿拉山口海关的每一名作业人员就像这风相同有劲头,在祖国的西北角据守国门、服务着"一带一路"。他们就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人员,让交游于这儿的国内外商客能更顺畅、安全地交易;他们就像是铺路人,让这条路能通往更远的当地。

    这条路招引了越来越多年青的海关人、企业家、国外商人、卡车司机……为了扛得住阿拉山口的劲风,他们用芳华扎根,兢兢业业、让根系扎得愈来愈深。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4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