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0 09:00:07
  • 阅读(6102)
  • 评论(13)
  • (他们为平和代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经历过战役方知酷爱平和

    中新网南京12月10日电 (杨颜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91岁的艾义英来到南京大屠杀罹难者名单墙前,抚摸着罹难亲人泰国试管婴儿的姓名,留下热泪,思绪一下回到1937年那个漆黑的冬日。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泱波摄

    "我家有五口人,我父亲是‘仁’字辈,叫艾仁银;母亲的娘家姓曹,叫艾曹氏;咱们姊妹三个,我妹妹后来嫁到马群陈家,叫陈艾氏;我弟弟艾义贵,1937年时才两岁。家里以种田为生,有5亩田,有一间草房,一间瓦房,日子很苦。"幼年的日子虽苦,但白叟的回想中仍然充溢一家齐美的夸姣。直到(阴历)冬月十四那天,一切的夸姣戛然而止。

    "日本人冲进来,把我的叔叔、堂哥都带走了。我其时就拖着爸爸哭,喊着说我也跟你走,弟弟才两岁,你走了我怎么办,你不能走。"艾义英回想起和父亲别离的场景。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一世。

    1928年出世的艾义英,其时家住南京麒麟门邻近的东流许巷村。日军进村时,父亲带着她和弟弟逃到山上逃避,而留在村里的乡民则遭到日军机枪扫射,死了十多人。

    数日后,父亲带着她和弟弟,以及她的两位叔父、三位堂兄前往父亲的姑母家流亡。未料又遭受日军,父亲、叔父、堂兄和姑父等7人被带走。她的父亲、两个叔叔、一个堂哥共5人被日军残暴杀戮,别的2人则是身受重伤,其间一位没过几年就逝世了。

    之后,刚刚出产的母亲为了带着艾义英姐弟3人持续逃命,被逼丢掉了刚出世不久的女婴。

    82年来,苦楚的回忆挥散不去,但白叟仍是一遍一遍地叙述着。"那段日子不知道有多难熬。那一年,南京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孤儿寡母,过着困难的日子。"

    虽然这段回忆让白叟"伤痕累累",常常提及如撕心裂肺,但刚强的白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达本相,为平和"代言"。

    艾义英说,"我把这段前史说给我的孩子听,说给孙子听,说给其他的人听。我期望我们都能知道这段前史。记住前史,但不是记住仇视。"

    多年来,艾义英勇敢地承受日本"我国战役受害者证言聚会约请会"约请,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聚会,叙述那段前史本相。

    "我怨恨杀戮我亲人的日本兵,但经历过战役,才让我愈加酷爱平和。"艾义英常常谈及过往,总是眉头深锁,眼含泪光。"战役实在太严酷了,让我从小就失去了完好的家。我期望,前史的悲惨剧不再重演,期望世界平和。"(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