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27 00:50:28
  • 阅读(1782)
  • 评论(4)
  • 原标题:老外叙述在我国驾驭体会:我国群众守规矩 却短少驾驭经历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导 德国《明镜》周刊8月18日刊登题为《留意逆行的司机》的文章称,西欧人假如想要在我国驾驭轿车,需求一本专用驾照。本文作者托姆·格林韦格得到了它。然后冒险活动就真的开端了。文章摘编如下:

    我的脚下是一条地道,在它上方有一座螺旋状的桥,回旋扭转着直插云霄。我坐在一辆时速约30公里的小型巴士的后座上穿越上海。从侧窗向外看,我又看到了其他5条车道。一切这些车道通向相同的方向,就像一张沥青地毯。很难幻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要单独开车行进在这座由摩天大楼、建筑工地和轿车长龙组成的迷宫里。

    我现在还在去往车管所的路上,这个部分就像一个大兵营。我耐心肠排着队,然后总算搞定了。我手里拿着一份传阅单,上面写着各种契合请求驾驭证规范的状况。我先是拍了新证件照,因为欧洲的证件照要比我国的大几毫米。然后,我的德国驾驭证被翻译成了中文。一位上了年岁的妇女用糟糕的英语要求我去体检。

    在查看室里,我被要求做几个深蹲,气氛就像服兵役时的体格查看。鄙人一个房间进行听力测验;在第三个房间里,一位工作人员给我拍了心电图。我慢吞吞地走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上等候着也是来请求驾照的人。各个都跟病号似的。在视力测验时,一位女工作人员先用挡眼勺捂住我的右眼,然后是左眼,意图是断定每只眼都能看得清楚并能分辩色彩。每一项查看往后,我手里都会多几张打印下来的资料,并且每回在我的请求单上都啪啪地被盖上章。在这个部分待了大约两小时后才完毕。我的官方流程在一个装了玻璃的货台前完毕了。货台后边的公务员一语不发地从我手里取走了资料,让我去等候室。

    手机使用战胜语言障碍

    等候室里循环播映关于交通法规教育的视频。等播完第5回后,总算有一个公务员来到了这个旮旯,他手里摇晃着一个证件。这个证件能为人们在我国的公路上铺平道路。驾车的冒险之旅能够开端了。在上海的公路上,长达4.78米的奔跑C级轿车就像一个入门级的玩具模型,因为放眼望去,这个城市满是豪华轿车和超级跑车。

    我测验着习惯紊乱的高架道路和地道,但我的左转弯测验成了一次勇气的检测,因为在我的C级轿车和驾驭出口之间有8条能通行的车道。我需求打转向灯,因为其他人也都这样做。简直没有像在德国那样的方向指示灯,我国人对规矩的忠实也令人形象深入:这样要归功于无死角的电子监控。即便如此,想在我国的公路上移动也很困难。

    这不单是因为轿车太多、交通拥堵和各种类型的轿车混在一同。导航也没有问题,感谢手机使用战胜了一切的语言障碍。

    我国人仍短少驾驭经历

    尽管我国人守规矩,但他们的驾驭风格仍是令人捉摸不透。北京奔跑开展中心远东趋势调研员官少卿说,这只是因为我国人短少驾驭经历。"欧洲人从小就和车作伴。而在我国,这种现象基本上只要30年",官少卿说。他断定轿车群众化是从群众桑塔纳上市开端的:"究竟人们必须在富了之后,才干买得起轿车,而咱们个人财富的堆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端的。"

    无论是司机,仍是其他交通参与者都没有完全习惯驾驭。这如同还不行:在这个具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连城市的边际区域都有数千人骑着电动平衡车飞快地穿过公路。和小轿车的车主不一样,他们的规矩认识比较差。对轿车司机而言,这些肆无忌惮的骑行者成了无法意料的危险。他们喜爱在三车道的公路上逆行,并且因为电池功能显着还达不到,他们在行进的大多数时间里自然是不开指示灯的。

    官少卿说,轿车群众化起步较晚以及这个巨大国家巨大的经济生机对买家结构也有影响:他观察到,我国的购车客户比国际其他地区均匀年青15到20岁。德国人往往到了退休年龄才买S级轿车,而我国的下一代现已站在了经销商面前。这首要是因为我国的爸爸妈妈一代还简直没有人有驾驭证。

    我国人为车张狂

    我国车主不只愈加年青,他们对新车的渴求也愈加激烈:像德国或美国,每1000名居民就具有600多到700辆轿车,它们的商场早已饱满;而在我国,每1000名居民只要70辆轿车。因而这十年来,奔跑70%的新车出售给了之前一辆车都没有的人,这一份额在国际其他地区只要5%至10%。在我国,乃至四分之一的S级客户都是初次购车者。

    毫无疑问,我国早已成为大多数轿车制造商最重要的单一商场。上一年,奔跑在我国的销售量到达57万。但是,鉴于轿车数量的飞速增加和大城市的空气问题,政府正在对燃油耗费公布严厉的预订值,并促进引入代替交通工具和电动轿车。假如没有调理性的干涉,该国的交通将会完全阻塞。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