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28 16:58:07
  • 阅读(12923)
  • 评论(9)
  •   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快乐贵)妙笔书盛世,笔墨展风华,9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西高庄村“喜迎党的十九大”农人书法展在北京国艺美术馆展开。

    图为展览现场嘉宾。记者 快乐贵/摄

      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前史。

      西高庄书法班自2013年一建立,就得到男女老少的活跃响应。村里眼部整形又给书法班学员们装备了笔墨纸砚,并请来书法家授课,乡民学书法、爱书法的热心益发高涨,寒暑不辍,风雨无阻。学员们在报纸、草纸、宣纸上,泼墨挥毫;楷书、隶书、行书间,笔底生花;礼堂、广场、花园中,商讨技艺,不断加深的艺术本质熏陶了乡民的情趣,提高了乡民的文明本质。学员们从懵懂,到相知,到酷爱。一路走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书写的标准,更蕴含着做人的道理——要仔细、有意志、有定力,更要按规则来,张弛有度,正所谓“字如其人”。

      此次参展的150多幅书法著作均出自西高庄村乡民之手,作者年纪从8岁至85岁。书法班师生齐心协力,用手中的笔书写对美丽村庄的酷爱,对夸姣生活的神往,对祖国、对党、对公民、对年代的称颂之情。展览现场,无论是风格高雅的小楷条幅,仍是任意挥洒的草书中堂,甚至温润古拙的篆书对联,这些内在丰厚,奇光异彩的书法著作,既显示了近年来西高庄村书法爱好者在寻找书法本真的探究和实践中,共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考虑,更显示了该村的书法展开水平,著作的言外之意渗透出乡民们作为新年代农人的文明担任,向社会各界展示西高庄村书法文明展开的无限可能。

      当日好整形美容网,村里的文艺部队还现场献艺,表演了葫芦丝吹奏、模特走秀、太极拳……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大饱眼福。

      西高庄村30多年来一直坚持“育民”为底子,该村连续办起军乐班、葫芦丝班、中阮班、笛子班、二胡班、音乐班、书法班、绘画班、太极、模特、舞蹈等20多个专业课程。乡民们拿起笔书写自己的前史、写自己的家风、写家园的改变、写殷实后的心境,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社会,先后出书了《西高庄村志》《西高庄文明系列丛书》《微信对话》十五卷,自拍自导自演情景剧、影视片一百多部;乡民们人人上讲台,人人是艺人,他们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传达正能量,联合一心,互助友爱;构成村庄文明百家争鸣、百鸟争鸣的昌盛局势。

      “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家庭教育示范村”“全国先进底层党安排”“全国节粮之星”“河北省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河北省葫芦丝第一村”等50多个荣誉称号落户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村里的文明建造、经济建造、社会建造等得到展开,一项项福利让乡民感受到小康村的建造脚步愈加掷地有声,乡民们乐享其间,幸福感在每个乡民心中泛动。

    图为嘉宾为展览赠送书法著作。记者 快乐贵/摄

      西高庄介绍

      “育民”永远在路上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西高庄村30年如一日,坚持以“育民”工程为本,使“强村”“为民”工程中的各种难题方便的解决。该村以文明促经济展开,经济展开促文明昌盛的做法获得巨大成功,乡民凝心聚力,勃发出了整形新闻史无前例的联合、进取精神。该村在仅有的100多亩土地上,活跃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运营展开方法,筛选落后产能,完成了利益最大化,交出了“2016年全村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人均收入20200元”的最靓成绩单。

      村庄变讲堂,读书学常识,观念日日新!

      作为“河北省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涵育基地”,西高庄村先后投入600万元建起高标准归纳教室,连续建立了民兵之家、尚德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基金会等50个社团安排。为乡民免费订阅报纸、坚持《在校学生奖赏方法》等办法让肄业前进蔚成风气。村里每年寒暑假都开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并安排兴趣竞赛、红色旅游……让孩子们沿着“乐之——好之——知之”的路途展开,赢在起跑线上。

      2016年,该村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成功举行农人新风绘画展,建立社区书院和旗袍协会;展开“好家风家规”搜集活动,安排乡民拍照全家福,展开“顺手拍”活动,开辟传承优异文明、宏扬现代文明、传达正能量的新载体。

      乡民广泛参加,内容寓教于乐,铸造培养新式农人!天天有夜校、人人上讲堂、家家拍录像,见证幸福西高庄、幸福西高人!

      现在的西高庄村,丝竹之声动听,沿村的文明长廊上是乡民自编自绘的新二十四孝图,描绘出乡民对孝文明真理的解读。器乐班、歌舞班、书画班等文艺表演队和学习班20多个;展开“敬老孝亲榜样”等评选活动十几项;编写《村志》《西高庄文明系列丛书》《微信对话》等15本;拍照《我爱我家》系列家庭记录片64集;村班子作业专题片61部……男女老少是这些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参加热心被一次次激起。

      育民带来剧变,从不普通中走来,向着更夸姣进发!“育民”工程让乡民们常识丰厚了、本质提高了、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各项事业展开驶入快车道。30年来,村里没有卖过一分土地,乡民一切土地村里回收共同展开集体经济,村里使用区位优势,开办了10余家工厂,跟着年代的前进,该村停办一切工厂,又成功转型为商业、服务业,成果了经济大展开,可继续健康展开。村里实施乡民退休准则,凡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乡民每月至少可收取1000元退休费,并且逐年添加;97岁的乡民张文岐每月可收取4700元的退休金,他逢人便骄傲地说:“我比国家干部拿的还多呢!共产党领导得真好!国家真好!……”一项项福利让乡民感受到小康村的建造脚步愈加掷地有声。

      “西高以我为荣!”——是西高庄村整体乡民心底的呼吁,更是全村期望之地点。

    图为展览现场乡民在写书法。记者 快乐贵/摄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