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27 20:08:51
  • 阅读(5704)
  • 评论(15)
  •   作者:复 达

      最近去了趟西安,也是我第一次去。虽然西安令我一向神往,那古人的影子、帝都的厚重,总在深深地招引我。想不到的是,西安留给我的远非那前史遗址。

      知道西安,其实是从小张开端。那天从机场出来,除了迎候的朋友外,还有小张。小张是个导游,她一开口,就让人发生好感。那声响轻盈、柔美,似乎网络怕打扰人似的。她一米七左右的个子,生着张娃娃脸,文雅、美丽。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她对西安的前史如数家珍一般。每到一个景点,她都能娓娓道来。每问她,都耐性详尽地答复。那天在古城墙,提到西安乃十三朝国都时,我恶作剧地问她,哪十三个帝都?她一愣又一笑,说这个真说不上来,还得去问教师呢。我也笑了,一个年青的导游,能熟知这么多西安的前史,已很可贵,何须再去羁绊于前史的艰深之处或旁枝末节呢?

      第二天吃晚饭时,上来盘西瓜,小张用小叉子插了块给我,说西安的西瓜很甜的,让我尝一尝。我说有胃病,西瓜性寒,不行吃的,并谢了她。不想来日早上她见到我,送我一盒"葆婴"牌益生菌粉,说她母亲也肠胃欠好,吃这个很有用,让我也吃一点。我甚是感动。我的随口一说,彻底可如一阵风吹过,她却记在心里,那么用心。

      在西安的几天里,处处感觉到小张交心、周到的效劳和组织,令我们很适意。

      当然,西安的前史奇迹煞是引诱,每一处都浸染着千年年月,怀抱着斑斓的故事,默默地发出光荣,成为西安永存的情致。

      当我登临城墙,接触那透着凉意的砖块,眺望那翘着檐角的城楼,心里涌起的是一种豪情长啸。西安的城墙像一块方方正正的大印,表现着什么是真实的永存,也展现着西安的荣耀和厚重。

      当面临那千人千面、生动逼真、无一不显示出精深艺术魅力的兵马俑时,我被激烈地震慑了。两千多年前的巨大创作,通过千年的轮回演化,只剩下对韶光的敬重。晚上在华清宫观看大型实景前史舞剧《长恨歌》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千古爱情被自己变成的暴乱所就义……当我一层层登上大雁塔时,像是穿越着唐朝的时空,令人感叹。

      西安的奇迹似乎遍地都是,惋惜的是,停留的时刻太短,只能仓促阅读精华,仅仅浅薄的知道。西安的前史太深重。

      西安的美食尤其是传统菜肴和小吃,却是给了我更深切的感触。

      到西安当晚,朋友组织在一家西安饭庄用餐。来西安之前,我告知了所敬重的在西安的穆涛兄,他要请我去吃地道的西安小吃。因朋友已组织好,我所以将他请了过来。

      我是个偏食的人,肉类根本不吃,即便吃上一点,也精上加精,容不得有肥的油腻腻地夹在里边。也不喜吃辣,看到尖椒炒在菜里,或许红彤彤的辣油浮在上面,就不敢动筷子。这次来西安,我还带了鱼片、紫菜,以防不对口味时可调理一下。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西安的菜肴、小吃,我大多吃得津津乐道。这也可能是小张提早招待过饭馆少放辣的原因吧。

      一道道菜上来,我都尝试着吃一点,未曾停下嘴巴的嚼动,一边喝酒,一边倾听穆涛兄介绍各种菜的特征。

      上来一盘"湿拌腰丝",腰丝被切成细如橡皮筋的花茎,镶拼一同犹如一朵朵的花,微红,静静地相叠。我未澄清是何种质料,以为是机器或模板制造出来的,所以动箸一品为快,一嚼才知有点干劲,穆涛兄说,这是全手工做成的。腰丝看上去竟是那般整齐划一、浑然天成。我细细品味,清新鲜香。

      "这是肉夹馍。"西安朋友介绍。我一看,肉夹馍像一只大大的蛤蜊,两片淡白的馍丰满厚朴,肉出现淡淡的红。这清楚是馍夹肉,怎样叫肉夹馍呢?穆涛兄见我疑问,笑眯眯地说:"是‘肉夹于馍’的意思,有着两千年的前史呢!西安人性急、直爽,省去了‘于’字,喊起来就便利。"原来如此。

      当效劳员将一把小提琴般的盒子放在桌上后,我不知这老黄色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隐秘。关于每一道上来的菜,我都备感新鲜、猎奇,似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穆涛兄像美食家,对西安的各种美食一目了然。他笑眯眯地告诉我,这叫葫芦鸡。细看,这盒子真像个压扁的葫芦,待揭开盒盖,一只金黄的鸡完整地趴着,形若葫芦,引得人胃口大开。我撕下一条鸡腿,那肉香醇酥嫩、美味可口。

      当然还有菊花豆腐羹、炝白肉、三皮丝等,多是西安饭庄的坐庄菜。有这么多的好菜,更有穆涛兄热心相陪,杯来盏去煞是热烈。穆涛兄是名人,是散文界的大咖,我总想称他为教师,可他非要称兄道弟,一点不摆架子。那镜片后老实的笑脸,让人感觉特别亲热。我不时向穆涛兄敬酒,还端起酒杯一同合了影。快散席时,穆涛兄说,第二天要进京,本想陪我去看地上难以看到的东西,可真实没办法,一再向我表达抱歉。我说,来西安能与兄共进晚餐,足以令我满意了。

      由于穆涛兄,由于西安的美食,这一顿饭吃得很适意,留下了夸姣的回忆。

      在西安的最终一顿饭是在一家名为德发长的饺子馆,这也是小张精心组织的。这一趟西安之行,已品味许多西安的吃食,包含色泽金黄、脆而不碎的千层油酥饼,需一层一层、一点一点"蚕食"的羊肉泡馍——当然,我将羊肉改作了卷心菜,松软绵润、油而不腻的金丝油塔,加入了菠菜粉的绿色菠菜面等,已粗粗地领会了西安地道的小吃和菜肴。

      不一会儿,一位中年女效劳员先后给我们的包间端上来一笼笼的饺子。有的如金鱼戏水,有的像欢蹦的小兔,有的形似寿桃,有的似乎彩蝶飞舞……真是一饺一形,饶有风趣!这样的饺子,让人赏心悦目,令我这个平常不大吃饺子的人胃口猛增,我不由大口品嚼,一饺一味,浑厚鲜美,一抹抹鲜香溢上餐桌。

      最终一道是"太后火锅"。效劳员一边调煮,一边叙说太后火锅的因由。据传,这太后火锅是当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流亡西安时品味的。现在,每一位顾客尝到个数不等的珍珠饺子,都会得到夸姣的祝愿:如吃到一个,称一往无前;两个,则双喜临门;接下来有连升三级、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登峰造极、完美无瑕等。

      我用细巧的羹匙在碗里细心地寻觅,白色的汤汁将碗底的饺子掩蔽了起来,最终总算吃到了小巧玲珑的三个珍珠饺子。三个,不是暗喻"连升三级"吗?可按我的年纪,连升半级都没空间了,我不由忍俊不禁。不过,吃着饺子,想着祝词,流露的是畅怀的笑脸。虽是一般的饺子,却吃出了一番滋味、一种好心境。

      回想西安的美食,感觉仍然还齿留余香。若细分也有尊贵、浅显之分,比方葫芦鸡,一般人家难以制造,罕见品味,而饺子和油泼面就更群众些。

      不觉又想到了穆涛兄和小张。穆涛兄当属葫芦鸡、湿拌腰丝、太后火锅一类,小张则是一种小吃,比如一碗汤面、一个饺子,都是西安的一道让人难忘的情致。(复 达)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