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28 11:12:26
  • 阅读(11042)
  • 评论(1)
  • 原标题:新华角度·“大学生结业生去哪儿了?”系列报道之三)“北上广情结”显着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赛白热化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题:“北上广情结”显着松动,“新一线”城市抢人竞赛白热化

    “咱们电科大的结业生曾经被人戏称‘一简没’——一个班结业的结业生带着简历到‘北上广’,没有一个回来的。” 

    电子科技大校园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说,这些年,状况发作了显着变化:该校本科、研究生留在成都西安工业门和重庆作业的份额达40%左右,且仍有进步趋势。 

    据守“北上广”仍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重视的热点话题,也令许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结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显着松动,不断增加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工作首选。因为我国花红小黑膏均衡化开展的盈利正向这些新兴起的城市歪斜,工作地址多样化的挑选已构成显着趋势。 

    “新一线”城市显现无穷“招引力”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研陈述显现,2017届应届结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份额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相等。此外,这些结业生中期望到“新一线城市”工作的份额到达37.5%,高于期望到一线城市工作的29.9%。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制造的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行TOP10城市榜上,杭州排行最高,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武汉以6.79%排行第三。成都则排行第七位,高出网贷之家北京0.5%,仅比上海低0.02%。 

    “前两年公司招人,外地大学生也就零散几个,高端的更少。”总部设在重庆高新区的聚土网分担总监黄祖舸说,“但上一年10月招人的时分,来应聘面试的有北上广深各地高校的硕士、博士,挤了满满一走廊”。 

    国务院开展研究基地微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以为,所谓“新一线城市”即是一些媒体眼里城市经济体里的“开展新秀”,是相对于北上广深四座“老牌”一线城市而言的。“新一线”详细包含哪些城市并没有一致说法,但遍及以为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姑苏等城市名列其间。 

    我国劳作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以为,“新一线”城市对结业生的强壮“招引力”,与这些城市经济高速开展的态势直接有关。 

    依据国家核算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现在GDP达万亿元计划的城市有10个,除北上广深以外,重庆、成都、武汉、姑苏、杭州等城市都在其列。 

    成都这些年的开展势头众所周知。西南财经大学开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涛称,从2016年全国省会城市GDP增速核算来看,成都仅次广州位居第二。现在,国际500强公司已有278家入驻成都。据四川核算局的数据,到2016年,成都具有高新技术公司2098家,高新技术总产值8387亿元。 

    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寥寥无几的接连六个季度坚持两位数增加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到达61.1%。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基地本年4月发布的陈述指出,互联网金融开展指数杭州居全国首位。依据智联招聘最新调研陈述显现,在大学结业生工作创业意图地中,杭州排行前五位。 

    “抢人”竞赛白热化,户籍办理、创业环境和情面是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流动所构成的新趋势,并非只是缘于一线城市的人员方针缩短与资本承载力缺乏,“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结业生的抢夺竞赛日趋白热化,基地“套路”包含: 

    松绑户籍约束 

    “对我而言,结业后能在大城市落户、买房即是最真实的。”家在贵州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应届生吴潼说。他结业挑选留重庆开展,已与电子科技领域一家顶尖公司签约。 

    城市户籍仍意味着资本与福利。现在,一线城市的户籍方针遍及收紧,北京2017年将持续减少近半大学生留京户籍目标。相形之下,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则纷繁出台对于大学生的宽松户籍方针。 

    成都答应外地高校结业生在创业地处理落户手续。武汉的“百万大学生留汉方案”规则:结业三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凭结业证即可请求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超越三年的,契合简略条件也可请求。 

    经过优惠和扶持方针营建优胜创业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的布志国是河北邯郸人,他结业后挑选留在重庆任教,并成立了漫达文明公司。在川美大学生文明构思微型公司园中,他以每月不到千元的本钱取得了运营空间,校方对大学生创业的多项补助,让他找到了优异的合作伙伴。再加上本地税收的优惠方针,短短两三年间公司就站稳了脚跟。 

    经过优惠方针营建优胜创业环境,招引优异人才,是许多“新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遍及做法。 

    据重庆市工作效劳办理局的数据,2015年以来,重庆市累计赞助创业项目595个,发放赞助金1665万元。减免担保费3000余万元;成都市将创业训练补助、创业实体补助、孵化创业项目补助和创业担保借款贴息目标,都扩大到一切在校大学生;武汉的“创谷”,则是由政府拿出最优异的城市土地等资本,交给立异创业者运营运用。 

    开掘校友资本招引人才

    “一个同学眼尖,说那不是雷军吗?然后我们就呼啦啦都围上去了,格外振奋。”武汉市招才局招才引智作业部部长王凤,向记者描写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时的情形。 

    雷军是武汉市“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榜首批“招才参谋”。“意图即是让‘大咖’校友变成武汉的手刺,引来更多人才。”王凤说。记者了解到,为了在城市之间剧烈的人才竞赛中锋芒毕露,武汉大力开掘“高校之城”的校友资本,用芳华回想与“大咖校友”的魅力,大打豪情牌。 

    留在成都创业的电子科大结业生罗敏通知记者:“大多数电子科大的创业者,前期都受惠于校园的各项支撑。并且同学们阅历了校园文明的熏陶,通常有一起的价值观,更简单交流,所以公司用人更喜爱校友”。 

    “大学生用脚为宜居宜业的城市‘投票’,哪里有开展的期望就去哪里。”我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办理研究基地履行主任王旭教授说。 

    “新一线”浪潮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才散布格式

    多名专家以为,结业生进军“新一线”的浪潮,将直接对我国人才散布甚至经济、社会开展格式发作深远影响。 

    首要,大学结业生到“新一线”城市工作,将有力加快这些城市转型晋级。按《成渝城市群开展计划》,重庆定位是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基地、金融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科技立异基地和航运基地,跨境电商、云核算等高端效劳业正在两江新区欣欣向荣。武汉则发动建造长江新城,计划建造国家科学基地、武汉超算基地,以及创立国家级医学基地、国家健康演示城市。 

    “毫无疑问,优异人力资本将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开展,供给至关主要的动能。”我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教授说。 

    其次,大学结业生将是将来“新一线”城市坚持生机和持续开展的主要资本。武汉、成都等多地人社部分担任人均不乏担忧地通知记者,现在,本地人员老龄化趋势已显着加快,放眼城市将来的开展,健康、优异、平衡的人员结构至关主要。 

    此外,更多大学结业生挑选“新一线”城市,将有助于改进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开展不平衡的疑问。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陈述显现,2017年一季度,北京人才需求以26.11%的占比排行榜首。专家指出,北京在人才需求上的“大比分”胜出,意味着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依然杰出。 

    刘元春以为,大学结业生进军“新一线”,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开展更趋平衡和互补,“在家门口工作”变成新趋势。 

    重庆市工作效劳办理局局长李为民说,2016年全市高校结业生20.75万人,其间有60%以上挑选在重庆工作。市外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大学生,则有30%挑选回渝工作。数量与份额都出现上升态势。 

    刘元春说,一线城市独占全国大多数优异作业岗位与开展机会的格式,正发作深入改动。苏海南以为,“新一线”城市的兴起发作很多工作机会和创业空间,“往后,年青人在自己开展与‘离乡背井’之间困难挑选的纠结,将越来越少。”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4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