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28 10:30:45
  • 阅读(14405)
  • 评论(9)
  • 新华社香港6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 赵丹平 陈键兴 颜昊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路途。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康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敞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创始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巨大先例。

    路途是一册书本,记录着猛进的脚印。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风雨同舟,在追逐希望的征程上风雨兼程,发明了耀眼的"香港奇观",在"一国两制"的探究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国际奉献了涵义深入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普通的20年,这是令人自豪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浸透厚意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网贷之家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间挂念的香港,风貌浪漫仍然。

    完成国家一致是民族的希望,一百年不一致,一千年也要一致的。怎么处理这个疑问,我看只要实施"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树立。会展基地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久怒放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基地。雄壮的国歌奏响、艳丽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国际含义的壮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暂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咱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咱们是光明正大居住在香港的我国人,能够‘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发明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设想,并首要运用于处理香港疑问,向全国际展示了我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职责担任与改写前史的特殊气势。

    "‘一国两制’设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国际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么的实习。"香港"一国两制"研究基地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能够在包含税制、法制、财务、入境、教学等方面具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曩昔,国际看见了一个怎么的香港?

    依据2014年6月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宣布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习》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在,遭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令的充沛确保,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动,经济坚持平稳开展,国际金融、交易、航运基地位置得以坚持和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不断稳固和开展,营商环境坚持杰出。

    国际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现,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质量、社会法治、贪腐操控、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目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办理开展学院《2017年国际竞赛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价经济体中连任榜首。陈说首要触及"经济体现""政府功率""营商功率"及"基础建设"四大要素,香港在"政府功率"和"营商功率"方面持续坚持全球榜首。

    回忆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常州聚合氯化铝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公司取得参加全球竞赛的广阔空间,也因愈加了解内地而取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公司兼容‘利’与‘变’,其竞赛力可有倍数开展的也许。"李嘉诚说。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如安承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了一段风趣的事。1997年9月,第21届国际知识产权安排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与会者惊讶地发现,我国代表团里居然有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他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叫谢肃方。"宋如安说,"那时香港刚刚回归,这即是‘一国两制’的特征。"

    言而有信,不改初衷。20年的实习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决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活跃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诚维护者。

    "20年来的悉数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政策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行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触。

    作为我国特征社会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设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详细实习,它不只处理了前史留传的香港疑问,也发明性地供给了处理国际争端的全新形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怎么放置争议、树立对话、洽谈处理疑问,这是很多国家面对的一起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以为,"一国两制"为处理这一疑问供给了"我国才智"和"我国经历"。

    "通过实习查验的‘一国两制’,丰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供给了一个以‘和平一致’方法处理前史留传疑问的新形式,树立了好的模范,这是我国对人类社会的奉献。"张志刚说。

    免责声明:这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自创性以及文中陈说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明,对这篇文章以及其间悉数或许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确保或许诺,请读者仅作参阅,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