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05 09:53:35
  • 阅读(13974)
  • 评论(7)
  •   从农业技能演示电子天平中心到减贫演示村建造,我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一直致力于培育农技人才,为当地农业开展注入人才“活水”。在我国,也有许多正在学习农业技能的非洲人。知道一位正在我国读书的卢旺达小伙子猎头公司——孔七,他有个希望,那便是做“非洲的袁隆平”。

      本年31岁的孔七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研讨生,专攻玉米育种。2019年,孔七脱离家园卢旺达,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在我国政府奖学金的赞助下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校读博至今。

      刚刚曩昔的暑假,孔七和同学们忙着调查花粉样本、收集试验数据。他重视的课题,是经过研讨高温、干旱对玉米花粉的影响,来选育抗旱、抗高温的优良品种。

      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研讨生 孔七:这里是我的试验室,我每天都在这做试验。我的试验是关于玉米花粉的,便是看不同的温度对花粉有啥影响。

      在孔七的家园卢旺达,玉米是首要作物之一,但农业技能相对落后,玉米亩产徜徉在420多斤。我国具有先进的技能,并且乐意把粮食生产的计划和经历共享给非洲有需求的国家。孔七说,这份真挚的协助让非洲公民看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期望。

      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研讨生 孔七:从前淋过雨,就想为他人撑把伞。我国和其他国家共享农业开展经历,便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要学好这个技能,然后回来能够用在卢旺达,让老百姓天天吃的玉米越来越廉价,不再考虑价格的问题。我想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样,把技能推广到我的国家。

      孔七说,他在读高中时就知道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已经成为他心中的偶像。他说,袁隆平经过杂交水稻处理了全球许多当地的吃饭问题,鼓励了不少像他这样的卢旺达青年科研人员。

      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研讨生 孔七:我国是十分乐意协助咱们非洲的一些国家,有些技能咱们那儿不会,所以为了会这个,咱们有必要来向我国人学习,学好这个技能今后,咱们就直接回去用这个常识,协助咱们那儿的老百姓。

      趾高气扬的孔七有个希望——博士结业后回到卢旺达,开办一家农业研讨机构,潜心研讨高产玉米培育,并为自己的国家培育更多的科研人才。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