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23 06:55:06
  • 阅读(11461)
  • 评论(5)
  • 22日,北方多地黄沙漫漫。此轮源于蒙古国中部和我国西北部的沙尘气候,几日来已涉及18省区市,呈现出起沙规模大、掩盖规模广、移动速度快、峰值污染重等特色。受其影响,内蒙古东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本轮沙尘从哪里来?今春缘何风沙多?沙源地生态状况怎么?记者采访相关组织进行解读。

    22日"早顶峰"的北京天空,灰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滋味,路上车辆缓行,行人步履仓促,脸上显着能感觉到颗粒感。"沙尘暴""下土了""沙尘气候怎么防备"等成为交际媒体"话题词",多地网友共享"下沙体会"。还有人戏称南边"青团"和北方"驴打滚"代表了南北不同的"春光"。经卫星印象和地上监测信息归纳呈现,随同阵阵劲风,北方多省区市笼罩在黄沙中,六合之间蒙上了黄土色乃至是橙色的"滤镜"。

    3月22日,在北京市东三环,市民在沙尘气候中骑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除气候要素外,影响沙尘的关键要素还包含植被以太坊行情掩盖、土壤特点。植被掩盖暴露外表,分化风力,阻挠输沙,是土壤风蚀的保护层。植被还可改动土壤水分,促进表层土壤构成安定性结构,增强土壤抗蚀力,减轻风蚀。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朱江表明,近些年我国兴修三北防护林等许多防风固沙的尽力,使沙源地的"起沙条件"获得了少许改进,但西北地区的生态软弱问题不容小觑。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