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7 01:00:07
  • 阅读(6033)
  • 评论(9)
  • 为了骗白叟买产品,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体检设备中假造"苦情戏"。央视"3·15"晚会曝光,不少处理家庭胶葛,调停家庭对立的直播,从情节到话术,从艺人到场景,实践都是在使用白叟的同情心兜销产品。现在,晚会上曝光的相关账号现已无法查找到。

    跟着中老年网络用户集体的增大,看网络直播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当然,符合中老年用户爱好的直播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渠道上。比方,白叟关怀家庭关系调和,一些处理家庭胶葛的直播就简单遭到欢迎。

    可是,直播内容再有商场,也不能丢掉实在的底线。人们观看直播,便是由于直播内容的即时性、现场感,假如"现场"都是精心安置和假造的,那直播就违背了其性质初衷,便是对观众毫无顾忌地欺诈。

    更恶劣的是,这些主播贩卖的产品声称能看病,实践上不过是一般食物。为了获取白叟的信赖,在一些假直播里,还呈现假充医师身份的人,乃至有公司搭建了一个与医院病房相同的场景。

    细心想来,相似使用老年人对健康关心的骗术并不新鲜,乃至有些"时代感"。可是,换了一个场景,换了一种假装,骗术就可能"勃发重生"。

    管理虚伪直播内容,避免老年人遭受财产损失,购买虚伪"药品",不能止于"发现一同处理一同"。从根本上说,仍是要净化网络言论生态,建立愈加清晰的传达规矩,做好内容把关,让有意施行造假的人重重受限。

    其实,不管是真医师仍是假医师,只要在直播活动中带货,就现已违背相关规定,白叟们就有必要长一个心眼,渠道也要尽到审阅把关的主体职责。

    关于那些或卖惨或大义凛然搞欺诈的主播,法律部分有必要严厉打击处置,不让"江湖骗术"面目一新持续损伤白叟。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