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为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并对潜在违法者起到震撼效果,我国检方处理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时能够提出惩罚性补偿诉讼恳求。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14日发布数据和事例。
2019年至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处理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子10862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铁血人公益诉讼7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24件,支撑申述26件。在处理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子中,有504件提出惩罚性补偿诉讼恳求,诉请惩罚性补偿金额合计5.8亿元(人民币,下同)。
"现在,检察机关处理的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案子中,80%左右的案子针对违法情节恶劣、片面差错严峻的违法行为人提出了惩罚性补偿的诉讼恳求。"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说。
在最高检最新发布的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事例中有一件系刑事顺便民事公益诉讼案子。江苏检方针对违法行为人明知为假药仍经过诊所、药店对外出售的景象,提起刑事顺便民事公益诉讼,恳求6名被告以其出售额三倍承当惩罚性补偿职责,补偿社会公共利益丢失总计34万余元。
该案案情显现,6名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惩罚性补偿数额均无贰言,并在开庭后自动先期付出赔款合计13万余元。
徐全兵称,最高检下一步将催促辅导各地检察机关针对药品出产、流转各环节,特别是经过网络渠道出售假药劣药以及违规出售激素、麻醉、精神药品等杰出问题加大办案力度。(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