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科大学生林生富在学校观鸟时,发现了褐头鸫,这也是安徽省初次观测到褐头鸫的身影。它的呈现意味着安徽省鸟类神州中泰宗族又添"新成员",到现在,我省鸟类记载已达470余种。
林生富就读于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当天,他带着长焦镜头在科大东区眼镜湖边观鸟,一只在树上休息的褐色小鸟映入他的眼皮。"这种鸟,我曾经没见过,于是就拍了下来。"林生富告知记者天津助孕,相片通过鸟类专家判定,这只褐色小鸟名叫褐头鸫,是国家二级野生维护动物,归于全球试管婴儿流程易危物种。
林生富告知记者,自上一年5月份开端观鸟以来,自己先后去过巢湖、大蜀山、牛角大圩和黄山等地,现已连续观测到了240余种鸟类。"这次观测到褐头鸫后,得知它改写了安徽鸟类新纪录,心里感到很欢喜。"
记者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虞磊处得悉,此次在合肥记载到的褐头鸫为旅鸟,它每年9月中下旬迁离我国华北区域的繁殖地,前往印度阿萨姆、缅甸和泰国北部等地越冬。
"这种鸟数量不多,因为迁徙时涣散通过内陆广阔区域,这也是安徽一向没有观测到它的原因。"虞磊告知记者,褐头鸫和本地常见的乌鸫为近亲天津助孕,但褐头鸫上体草褐色,下体灰白色,脸部还有美丽的白色眉纹,它也是合肥观测到的第385种鸟。
"这两年来,科大学校内连续观测到褐头鸫、灰冠鹟莺、红嘴山鸦3个安徽省鸟类的新纪录种。"虞磊说,这一方面阐明中科大的学生在鸟类观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科大东区学校环境生态杰出,是迁徙中鸟类喜爱的"歇脚处"。
虞磊表明,保存天津助孕无缺的城市绿岛是鸟类迁徙途中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和能量补给站,期望市民和相关部分可以齐心协力,一起维护好鸟类的"家乡"。(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 图片由受访者林生富供给)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