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9月18日电 (记者 申冉)9月18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的公祭广场前,于平和大钟钟声和防空警报声中,民众铭记91年前的沉痛前史,思念在战役中逝去的同胞。
当日9时18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子孙、抗战老战士子孙、南京市青少年代表一道撞响平和大钟。10时整,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公祭广场上,民众停步默哀,吊唁罹难同胞。
纪念馆原副馆长段月萍的外孙女邓欣湉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她说:"我的外婆亲身经历了抗日战役,上世纪80年代初,其时已年过半百的她参加了纪念馆的筹建作业。"
在外婆身边长大、现在第七在线导航已是高校教师的邓欣湉,从小潜移默化,对前史有着激烈的传承感和任务感。她表明:"我想经过我的教育和宗族前史,让这一代年青学子铭记前史,紧记任务。"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身负前史的伤痛,活跃传达前史本相,为保护史实、教育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幸存者们年事已高,他们的子孙接过了传承前史回忆的接力棒。
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葛凤亮是撞钟的代表之一,他说:"9月18日,一个整体中国人铭心刻骨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回忆抗战前史、思念罹难同胞,有着重要的含义。我作为第一批‘南京大屠杀前史回忆传承人’,有职责接过接力棒,肩负起传承南京大屠杀前史回忆的重担,看护民族精神根脉。"
有南京市民特意挑选今日带着小孩子来纪念馆观赏,并表明,"‘九一八’事故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悠远、生疏,但应该让他们了解前史,让他们勿忘国耻,卧薪尝胆。"(完)
【修改:苏亦瑜】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