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自愿者(右)协助外国记者检查班车时刻表。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3月10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加拿大代表团的一名成员拥抱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自愿者,十分给力!”3月13日晚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少年法庭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用中文向9000余名北京冬残奥会自愿者表达由衷的谢意。令人难忘的9个竞赛日里,自愿者、工作人员以及更多奋战在北京冬残奥会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们,为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搭起展现自己、鼓励他人的竞技舞台,一起也在用交心、暖心的服务保证,搭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国家体育馆承当了残奥冰球的竞赛。由于运动员的配备厚重,上下轮椅十分不便利,场馆内的自愿者找来了高度低、空间大的小板车,铺上瑜伽垫,再饰以“雪容融”气球,改造之后“上线运营”。“我没有见过这种板车,坐在上面,空间不像轮椅那么狭小,上下车特别便利,车上的安置让我感觉就像进入游乐场相同,每个人都特别高兴。”意大利代表团残奥冰球运动员安得勒·亚历克斯说:“一切的自愿者都设身处地为咱们考虑,我觉得十分交心。”
小板车成为残奥冰球运动员去往赛场和练习场时的首选,有的部队会在赛前专门向自愿者“约车”。当几支队一起练习时,自愿者们就推着小板车循环往复,不停地“接单”。3月8日,残奥冰球项目迎来小组赛最终一个竞赛日,现场观赛的国际残奥委会副主席杜安·卡勒竖起了大拇指:“这儿的无障碍设备十分完善,供给了详尽周到的服务。”
北京冬残奥会上,自愿者和工作人员交心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各方赞誉。
“这太难以想象了!假如不是你的热心,我的手机很可能会‘深埋’在这片雪地里。”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名外国摄影记者激动地向媒体运转范畴自愿者黄炫圣道谢,并拉着他合影。北京冬残奥会期间,现已下班的黄炫圣在路上偶尔发现了掉落在雪地里的一部手机,通过一番尽力寻觅,总算完璧归赵。“尽管有些疲倦,但在冬残奥自愿服务中,他人的感谢让我感到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黄炫圣说。
微火虽微,却能点亮国际;善举虽小,相同暖人心灵。2月27日,北京冬残奥村住宿区的公寓楼服务人员发现,电梯里有意大利代表团为运动员庆祝生日的标语,他们当即调和了蛋糕,并手艺制作了花束,还预备了我国传统手艺艺品作为礼物。唱着意大利语的生日快乐歌,服务人员来到了运动员的房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相同是一名胜任的友谊使者。22岁的加拿大姑娘图尔金本计划在北京敞开自己第2次冬残奥会之旅,却不幸在2月28日上午的赛前练习中受伤,不得不提早离别。临行前一天,图尔金表达了想要和“雪容融”合影的志愿。时刻急迫,礼宾、交通等多范畴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相关部分尽力调和,在航班起飞的当日上午,总算让加拿大姑娘见到了心心念念的“雪容融”。这么多人协助她完结愿望,也让她在高兴之余深受感动,两次落下了眼泪。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雪容融”在班车场站迎来送往、在中医药展现区扮演五禽戏、在冬残奥村里为喜度妇女节的女运动员们送上鲜花…… “‘雪容融’也是一座沟通我国与国际的桥梁,我要带回去送给我的朋友和家人,让他们也重视、了解我国的文明。”斯洛伐克代表团运动员雅各布·克拉科说。“雪容融”的姓名中,“容融”表达了国际文明沟通互鉴、调和开展的理念。友谊的种子,也将伴着这个憨态可掬的身影散播向全国际。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