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瘦身主要靠两点:管住嘴、迈开腿。但杭州女高管傅艺(化名)发现了一种"网红"瘦身法,既不必饿肚子,也不必运动,却能在2个月内轻松暴瘦13.5公斤。
她还以为自己摊上天大的功德了,却没想到去医院一查,成果血糖爆表还兼并酮症酸中毒!
女高管跟风断糖瘦身
两个月狂减13.5公斤
39岁的傅艺一向有个烦恼,那便是不行瘦!170cm身高的她,有75斤。为此,她也测验过不少瘦身办法,但都收效甚微。
本年4月,傅艺发现自己又胖了,所以下定决心开端新一轮的瘦身方案。她之前看到网上有一种不节食、不运动的"零支付"瘦身妙招,深得她的欢心,马上决议测验一下。
所谓的"零支付"瘦身法,其实便是网上十分盛行的断糖饮食和生酮饮食。为此,她戒掉了自己独爱的奶茶和米饭馒头号主食。但这种戒断主食的办法,一开端总让她感到饥饿。
所以,傅艺专门买了一堆低糖食物,并且顿顿牛排、大肉......不吃碳水,尽量不吃糖,肉却每餐吃到饱。她爱上了这种洒脱的瘦身办法,一坚持便是半年。
体重真的下降了,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她敞开了"暴瘦"形式,两个月下来,足足轻了13.5公斤。见到傅女士的人,都夸她身段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漂亮了。
傅艺心里乐滋滋的,但却有隐约的忧虑:往常总感觉口渴、疲惫,不断喝水、不断上厕所。之前体检,血糖一向处于临界值。傅女士想想不放心,决议去医院查看。
糟糕!惊喜变惊吓
瘦身减出大问题
接诊的施楠婧查看后发现,傅艺的血糖爆表,达到了34.20mmol/L,是正常人的4倍多,并且兼并了酮症。傅艺想不通,自己少吃碳水,并且坚持断糖,怎样血糖不降反升呢?
"又是一例不吃主食的糖尿病病例!"施楠婧说,这类患者,近几年在临床中碰到的越来越多。
像傅艺这样,自身血糖就处于临界值,归于高危人群。许多糖尿病患者以为,极低的碳水化合物吸取,能够削减胰岛素的担负,这样能够利于血糖的操控。但人体动力的供给是不能中止的,要保持供给,会进步膳食中的油脂份额。
近年来推重的"生酮饮食",就发起极低碳水加高蛋白质的吃法,这样会形成许多酮体的产生,关于糖尿患者其实是一种要挟。长期不吃主食,既简单产生低血糖,又简单产生反弹性高血糖。
在临床上能够发现,履行生酮饮食的糖尿患者十分简单有高血糖且兼并有糖尿病酮症酸的景象产生,乃至会危及生命。
四个控糖饮食误区
糖尿病患者最易踩雷
施楠婧表明,临床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们关于控糖饮食的误区不少。以下四个误区,是糖尿病患者最易踩雷的当地,必定要记住防备。
误区一
多吃生果能够降血糖
许多糖尿病患者把生果当饭吃,觉得生果有营养能够弥补维生素,乃至有些患者觉得多吃某些特定的生果能够降血糖。其实,生果富含果糖,简单消化吸收,部分果糖进入肝脏后可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这儿遍及一个概念——升糖指数(GI指数),指食入某种食物后它升高血糖的速度和才能。低GI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相对缓慢,有益于操控餐后血糖。
那怎么正确食用生果呢?糖尿病患者应选用GI低,且含糖量低的生果,如樱桃、李子住人集装箱房、蜜柚、桃子、苹果和梨等,但也不能多吃。
误区二
口感不甜,含糖量就不高
甜度不光与含糖量和糖的品种(例如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相关,还与酸味有关。有些生果仅凭口味是无法判别它的含糖量到底有多高。带有酸味的生果会掩盖实在的甜度,比方山楂的含糖量是西瓜、苹果、草莓的一倍。
此外,各种花式麦片、维生素功用饮料、粗粮饼干、含糖酸奶、沙拉酱、火锅酱等,为了提高口感,里边的含糖量都十分高。还有马铃薯、芋头、莲藕、山药、南瓜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吃起来都不甜,实则对血糖影响较大。
误区三
无糖食物=安全食物
许多打着无蔗糖、无糖、无添加糖等无糖标签的食物,实际上很可能是高糖食物。由于我国法令关于无糖标签的界说为食物中每100克或100毫升含糖量不高于0.5g,食物自身还有的糖分是不计算在里边的。
并且,许多所谓的无糖食物其实都是由很精美的米面做成的,淀粉和米面进入人体,很快会转换为糖,并且它们的升糖指数都很高。
误区四
盲目断糖饮食、生酮饮食
这种饮食办法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脂升高,形成脂代谢紊乱。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脂肪分化增多,简单产生酮体,酮体堆积在必定程度上可能会形成糖尿病酮症,严峻可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引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份额为55-65%,脂肪不超越30%,蛋白质11-20%。糖尿病患者应选用中低GI指数的食物,添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约束脂肪和盐分的摄入。
来历:健康杭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