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4 14:08:04
  • 阅读(587)
  • 评论(3)
  •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题:"我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习近平注重粮食安全的故事

    "咱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拍手"。

    "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幸运、不能折腾"。

    "假如口粮依靠进口,咱们就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即便日子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力糟蹋!"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注重粮食安全问题。一次次查询,他常常揭开贫困户家的锅盖,了解老乡吃什么;一次次调研,他深化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人心声;关于糟蹋粮食的问题,他高度注重,屡次作出重要指示。

    这是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办理局七星农场稻田(2018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相片)。新华社发(顾景坤 摄) 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习近平总书记苦口婆心地要求,采纳有用办法实在把黑土地这个"犁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久谋福公民。 ……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痕忘了疼"。几十年来,习近平一向在考虑和实践。他指出,粮食生产底子在犁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方针,这些要害点要一个一个抓人情冷暖、抓到位,尽力在高基点上完成粮食生产新打破。 这是北大荒集团在安徽小岗村树立的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2018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咱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厉家教,不要说剩饭好样本网,便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糟蹋。"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几十年来也是这样做的—— 在正定作业时,习近平同志在机关食堂和我们相同排队打饭,有时来晚了就没菜了,相同两个馒头一块卤豆腐。而当他下乡吃饭时,必定要在城镇食堂,粮票、饭费必定要如数交纳。公事款待则是以缸炉烧饼、猪头肉为主打的便餐,或许爽性便是饭菜合一的一盘饺子。 在福州作业期间,习近平同志相同节省务实。福州举行首届工艺美术节时,各地客商蜂拥而至。他想出一个一举两得好样本网的好办法——用福州本地的风味小吃款待客人。客人们无忧印务吃得很快乐,也借此机会推行了风味小吃。后来福州市乃至省里的款待办都常常用和平燕、鱼丸、锅边、芋泥等福州小吃款待客人。 餐桌上的节省,尊重的是辛劳,折射的是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节省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注,宏扬勤俭节省的好风气。要加强节省粮食作业,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校园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让节省粮食在全社会蔚成风气。 一滴水里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碗饭中也能品出丰厚的滋味—— 由于扛过锄头汗流浃背,所以知道粒粒辛苦; 由于饿过肚子,所以立志让我们过好日子。 我国粮食、我国饭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别的重量。 人们看到,一幅幅农业丰盈、农人增收图景,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开展带来的新气象,也让粮食安全根基越筑越牢。 2021年2月23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一片高标准农田里,自走式喷灌机在为小麦洒水。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供春耕运用的农机在黑龙江省龙江县秋美农机农人专业合作社大院内规整摆放(2020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20年9月2日,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的农人在收成水稻。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2021年6月5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二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成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