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2 15:10:10
  • 阅读(12627)
  • 评论(6)
  •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原创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11日在国家话剧院成功首演,该剧故事纵横60余年,以"三线建造"的故事回望那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年代,宏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联合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力。

    《大国重器·月上东山》由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公民政府出品,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文旅局、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德阳市旌阳区公民政府联合履行,北京人艺创造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吴彤编剧,闻名导演顾威与青年导演王翼一起执导宗平、龚丽君、王欣雨、金汉、朱晓鹏等我国国家话剧院与北京公民艺术剧院的闻名艺人在剧中扮演首要人物。

    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故事纵横60余年的跨度,倾情刻画了以秦汉川、杜仲、罗旺年、姚兰、常江、周百里为代表的第一代三线人的群像。他们揣着"工业报国"抱负,抛弃大城市的优胜条件来到德阳援助三线建造,他们的人生与德阳血脉相连,他们的命运与共和国昆山到吉林物流的工业建造融为一体。这些心爱可敬的"三线人"终其一生,用他们的芳华和热血慎重饯别着最初他们的誓词。

    原创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首演 出品方供图

    据了解,在话剧创造之初,编剧吴彤、导演王翼等主创人员就曾赴德阳采风,为后续的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因为《大国重器·月上东山》这部话剧是一部工业体裁剧,主创们在采风进程中有针对昆山到辽源物流性地屡次深化了当年"三线建造"的工业企业昆山到通化物流一线,别离造访了坐落德阳的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机厂、我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等企业,获取了很多的一手材料,并从中罗致很多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话剧表现中。

    王翼表明,令他形象最为深入的是发生在东方汽轮机厂的我国首台"三十万千瓦汽轮机"研制的故事,这项工程填补了国家电站设备一项严重的空白,不光具有重要昆山到白山物流的年代含义,也具有浓重的戏曲颜色,值得在剧中加以烘托并表现。顾威直言,"那么多人抛家舍业、支付芳华汗水乃至流血牺牲,从全国各地去往‘三线’,才带来了‘三线’现在的昌盛,这是值得大力宣传的精力。搞文艺的人不能只看到浮华、浮躁、可以现得利的东西,而是要热心拥抱好的体裁。"

    为了表现故事的地域特征昆山到白城物流和职业特征,话剧中还很多融入了工业元素和川味元素:开阔的车间、巨大的机器、旧式的厂房;四川籍艺人在排练时对台词进行"二次加工",将普通话"翻译"成"川普";为烘托春节气氛加入了川剧特征的鼓点等等。重视艺术创造结合"诗意"的戏曲精力,讴歌主旋律的一起,又不忘真实感与生活化。

    据悉,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于2021年6月11日、12日在国家话剧院演出,之后将赴四川成都与德阳进行巡演。(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