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15:30:32
  • 阅读(5991)
  • 评论(13)
  • 中新网成都4月22日电(单鹏)"一所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四馆’:一个好的图书馆、一个好的校史馆、一个好的体育馆和一个好的博物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校长李言荣在成都表明,"四馆"是一流大学的"地标",其间图书馆是中心。

    图书馆是国家文明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补民族心灵、培养文明自傲的重要场所。对大学而言,图书馆不只是搜集和储藏常识的"库房",而是对各种常识进行加工、精准配送到教育科研一线的"工厂"。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化影响下,图书馆功用发生了很大改动售楼处家具,已从曩昔简略的借书还书、查阅材料的场所开展到了现在学习评论、信息沟通的聚集地。"谈及当今大学图书馆时,李言荣表明,大学图书馆将加速从文献服务向常识服务改动,从本来靠资源和数据驱动向用户和场景牵引改动。

    在李言荣看来,大学图书馆的效果至少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保证教育科研,营建文明氛围,以及服务学者、学术、学生的归纳信息渠道,"图书馆是最能体现一所大校园风和学风的当地,这现已越来越成为大学图书馆的遍及一致。"

    据介绍,川大具有我国西南地区前史最悠长、规划最大的图书馆,川大图书馆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兴办的锦江书院藏书之轩、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兴办的尊经书院尊经阁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兴办的四川中西书院藏书楼。现在,该校图书馆有纸质文献800多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300多个、中外文电子图书超越280万册,尤其是有宝贵的古籍线装书26.8万册,其间包含唐代以来的各种稿本和抄本以及适当数量的宋、元刻本。别的,该校图书馆还保藏了很多新中国建立曾经的中外文图书和报刊。

    一起,大学图书馆正面临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育形式、科研方法改动,师生阅览需求和习气等带来的应战。跟着信息获取途径从实体图书馆向网络渠道、搜索引擎和数字图书馆改动,长途拜访、在线阅览的遍及,社会上一度呈现"图书馆是否正在走向消亡"的评论。

    "这样的忧虑是可以了解的,关键是怎么让图书馆这颗‘大学的心脏’可以一直正常工作。"李言荣表明,为迎接应战,大学图书馆要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才智图书馆、从浅层别墅家具信息办理到归纳常识服务、从单一阅览场所向多元文明载体、从资源和数据驱动向用户和场景驱动四个方面的改动。

    在谈及打造具有川大特征的一流大学图书馆时,李言荣以为,要以深沉文明底蕴为沉淀,加强特征文明资源开发;坚持立德树人为引领,推动书香校园建造开展;打造校园开展智库为要点,推动高端常识服务;以提高支撑服务才能为根底,强化信息资源保证,"在不久的将来,川大图书馆将具有‘三个值’:学习环境的颜值、文献资源的价值、办理服务的质量。"李言荣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