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24 07:30:08
  • 阅读(12715)
  • 评论(5)
  • 极点气候气候事情为何频发?碳达峰、碳中和方针怎样完成?在世界气候日之际记者进行了采访

    应对气候走极点 降碳按下快进键(深度查询)

    本报记者 刘 毅 孙秀艳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争辩上向世界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慎重许诺,在气候大志峰会上宣告国家自主奉献一系列新举动,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计和决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的职责担任。

    在气候变化应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咱们要一手抓"减缓",一手抓"习惯",打赢减污降碳这场硬仗,完成人与天然调和共生。

    今年以来,世界不少区域气温好像坐上过山车,气候"忽冷忽热",创纪录的寒流、暴风雪和偏暖气候频频呈现。

    极点气候气候事情为何频发,怎样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方针怎样完成?3月23日是世界气候日,值此之际,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底子原因是全球变暖,气候体系的不稳定性加重,"几十年一遇"的极点气候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天儿真温暖!"2月2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攀升到25.6℃。在暖阳下,一些人脱下厚厚的冬装拿在手上,穿起了短袖。

    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在强壮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下,2月19日至21日,我国大部区域气温敏捷升高,全国超越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打破2月前史最高值,相当于终年5月的气温水平。

    这样温暖的气候,和此前一个多月构成很大反差。

    1月6日至8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区域遭受强寒流影响,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50多个国家级气候观测站,最低气温到达或打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

    "不是说全球变暖吗,怎样还会这样冷飕飕?"北京市大兴区居民严春,刚到室外就直喊冷。1月7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创1966年2月之后最冷气温纪录。

    "这种气候忽冷忽热、走极点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区域也呈现了。"我国气候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1月上旬,北美大部分区域显着偏暖,有的区域平均气温比终年同期偏高超越10℃。但2月13日至17日,受冬天风暴"乌里"影响,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和墨西哥北部遭受强寒流及暴风雪,给数百万家庭带来严峻灾祸。

    近期国内外稀有的强沙尘气候袭来,极冷和极暖气候接二连三,这是为什么?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明:"底子原因是全球变暖加重了气候体系的不稳定性。全球变暖会改动全球的大气环流局势,经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局地气候。"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价陈述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一些区域暴雨、洪涝、干旱、飓风、高温热浪、寒流、沙尘暴等极点气候气候事情频频产生,并且强度增大。"宋连春说,曩昔"几十年一遇"乃至"百年一遇"的极点气候气候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大范围极点气候气候事情给日子、出产带来了严峻影响,须高度重视并加强防备。

    "近期国内外产生的种种极点气候,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以全球变暖为首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给天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危险,是全球面对的最严峻应战之一。"周兵表明。

    人类活动排放贵阳侦探公司温室气体极有可能是主因。减排是治本之策,既要进步全社会气候耐性,也要减缓未来气候变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变暖?

    IPCC第五次评价陈述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了一半以上的全球变暖。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极有可能是形成全球变暖的主因。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首要温室气体浓度大幅添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有所下降,但气候变暖的脚步并未中止,气候紧急状况仍在继续,全球洪涝、干旱、飓风、高温热浪、寒流等极点气候气候事情频发。"宋连春说。

    依据世界气候组织近来发布的气候声明,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2011—2020年是有气候记载以来最暖的10年。最暖的6年都在2015年至2020年这几年。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要"习惯"和"减缓"两手抓。

    "习惯气候变化是火烧眉毛的应对举动。"宋连春说,我国气候条件杂乱,生态环境全体软弱,总体上是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有必要经过习惯手法加以调整改动,将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加强气候变化危险的前期监测预警和评价,进步全社会的气候耐性,在战略规划拟定和政策履行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要素,是实际和急迫的使命。

    "在习惯气候变化的一起,还要经过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未来气候变化,这是治本之策。"宋连春说。

    世界社会2015年到达《巴黎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令束缚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举动作出了组织。《巴黎协议》提出,各缔约方以"自主奉献"方法一起应对气候变化,方针是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尽力。

    IPCC评价陈述指出,要完成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的方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比2010年削减40%—60%,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为零,即完成碳中和。依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陈述,现在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区域做出了碳中和许诺。

    "假如不论控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体系将进一步变暖,从而导致地球体系损失康复力,进入‘热室地球’这一不稳定状况,全球天然生态体系和人类社会面对的气候危险加重。"我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明,"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潜在危险,全世界急需敏捷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经过开展低碳清洁动力、添加碳汇以及改动日子方法等,进一步促进可继续开展。"

    怎样完成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作为负职责大国活跃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不懈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开展路途

    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造的重要参加者、奉献者、引领者,一直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习近平主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继续开展的内涵要求,也是负职责大国应尽的世界职责,这不是他人要咱们做,而是咱们自己要做。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争辩上向世界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慎重许诺,在气候大志峰会上宣告国家自主奉献一系列新举动,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计和决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的职责担任。

    "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十四五"规划大纲提出,单位国内出产总值能耗下降13.5%、单位国内出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的束缚性方针,对活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全面布置。

    "十四五"局面之年,各地活跃举动起来,推动绿色开展。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陈述中,"绿色""低碳"成为热词。广东提出完善动力消费双控准则,分区域分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北京清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将推动动力结构调整和交通、修建等要点范畴节能;浙江要求非化石动力占一次动力比重进步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节能降碳,企业是主体。3月11日,三峡集团宣告力求2023年完成碳达峰,2040年完成碳中和。此前,国家电投等动力企业,以及石油石化、钢铁、节能等范畴的多家企业,相继提出各自的碳达峰方针。尽早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一致与自觉举动。

    "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开展路途,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方针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明。

    "从白炽灯泡到节能灯管,再到现在的LED灯,这些年照明‘鸟枪换炮’,越来越环保了。"在灯饰城选择灯具的山东省平度市居民谭小军慨叹道。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我国逐步筛选白炽灯路线图",由此,白炽灯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界。经过这一举动,全国年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削减4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近年来施行家电节能补助、新动力轿车补助,不只有用拉动绿色消费,一起引导家电、轿车产业绿色低碳开展。2020年,新动力轿车销量超越130万辆,同比增加10%以上。

    我国许诺的碳减排2020方针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要求,单位国内出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非化石动力占一次动力消费比重到达15%。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协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说:"‘十三五’期间,单位国内出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18.8%。2019年末,非化石动力占比已进步至15.3%,2020年我国可再生动力发电装机已达9.34亿千瓦。"

    怎样让更多大众参加?

    低碳教育要更务实、更靠近,进一步进步认知度和参加度,促进大众消费行为与天然更友爱

    应对气候变化,全社会广泛参加不可或缺。查询发现,大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还有待进步。

    北京市西城区高二年级学生徐亦冰,曾以问卷查询方式了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知道。她发现:"尽管很多人了解全球变暖的基本情况,却不知道极点气候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许多被查询者不清楚怎样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举动。"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