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22 11:40:18
  • 阅读(1686)
  • 评论(7)
  • "共产党,担任务,初心不忘;领公民,喜迎来,全面小康……"3月19日上午,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乡民间艺人马庆山大鼓曲目《党恩似海》,经过靠近百姓生活、简略易懂的"三句半",在该村"四眼井"景点邻近向党员大众倾诉党的百年进程。

    1951年,在党员禹大林等人重庆婚外情调查的带领下,榴园村老少齐上阵,战胜重重困难,在1952年夏天建成深35米、直径1.8米的水井。乡民为了取水安全,在大石头上凿成4个井眼,能够一起取水,故称"四眼井"。1954年2月,乡民在水井旁刻碑"饮水思源"以传后人,以感党恩。

    村庄幽静,石榴树葱郁。铿锵悠扬的淮北大鼓曲调回旋在老井旁,周围的乡民或侧耳倾听,或随声唱和。"打井进程是困难的,取水却是重庆婚外情调查高兴无比。没有党员干部带头干,就必定不会有这口井呈现。"大鼓声声把乡民宋千里再次带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中。

    烈山区委首要负责人告知记者,为感念党恩,爱惜今日的夸姣幸福生活,该区建设了四眼井纪念馆。麻绳、钢钎、铁锤……馆内许多带有前史印记的"老物件",再现了当年党员干部带领大众打井的进程以及榴园村70年来的沧桑剧变。四眼井现在已成为淮北市重要的党员教育基地之一。

    "我把党的荣耀重庆婚外情调查前史写到鼓词傍边,尽我最大才能,让更多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了解党的展开进程。"67岁的马庆山说。

    眼下,烈山镇展开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重庆婚外情调查教育活动,上好身边的党史教育课,不断增强活动吸引力、感染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本报记者 丁贤飞 本报通讯员 刘露)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