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安徽明光市古沛镇农业科技专业协作社作业人员近来在为农户供给小麦化学除草服务。
王绪波摄(公民视觉)
眼下,春耕春管正在各地有序展开。育秧移栽、田间办理、保管服务、技能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辅导……记者造访云南、江西、安徽、海南等地,从田间地头看春耕,记载各地农业生产的炽热实践。脑门的汗水、繁忙的身影……咱们从点滴细节中看到了广阔农人对丰盈的等待。
——编 者
云南双江栽培基地担任人唐德勇——
"要想产值高,先得育好苗"
本报记者 叶传增
在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护东村佳人椒栽培基地,刨坑、洒水、倒农家肥,待水和肥料被土壤吸收后,担任人唐德勇小心谨慎地将一株辣椒禾苗埋进坑里,套上一层通明的塑料薄膜。
"拔辣椒苗的时分手要先消毒""不能捏得太多、太重,那样会损坏禾苗保护层,影响辣椒成长""栽培距离依据种类不同各有不同,最少要30厘米"……演示结束,唐德勇不忘向在基地务工的乡民细细叮咛栽培中的注意事项。
春暖大地,万物成长。护东村此前引入一家农业公司,流转了150亩土地,成立了佳人椒栽培基地进行试种。基地里,连片的辣椒已连续种下,每一垄辣椒地都摆放着一根小水管,晶亮的水珠从水管的小孔冒出,均匀地喷洒在刚移栽的禾苗周围。
"这是滴灌水管,等栽好佳人椒后,翻开总闸阀门就能主动灌溉。用上滴灌,辣椒成活率高,还省力、省工、省水。"基地技能员张国正说。
新种类产值高、商场俏,但栽培进程较为杂乱。"要想产值高,先得育好苗",在唐德勇看来,育苗是栽培中最要害的一环,禾苗的好坏影响后续移栽的成活率和产值。上一年12月初,基地里就专门拿出5亩地用来建立育苗床,由他自己管护。
育苗到两个月,就可以移栽了。移栽是现拔现栽,有必要让禾苗坚持足够的水分,因而对用工需求很大。唐德勇介绍,1—4月是移栽的用工高峰期,基地均匀每天需求30多人前来务工。
"春节前,咱们现已移栽种下了50亩的佳人椒,最近刚刚完结剩余100亩的栽培。"唐德勇告知记者,最早种下去的一批禾苗已连续发芽开花,估计5月份迎来收成,登上人们的餐桌。
江西宁都农技专家邓聚成——
"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别乱用"
本报记者 周 欢
"老曾,你田里的土壤养分剖析报告出来了!"一大早,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农技专家邓聚成果拿着土壤测验报告单,来到东山坝镇种粮大户曾福生的家中。
"你这几块田啊,缺氮肥,最好在早上8点前上肥,还要坚持用有机肥……"看到了解的专家上门,老曾匆促迎了上去,拉着邓聚成坐了下来,听他解说本年水稻栽培的技能关键。
老曾年前新流转了100亩高标准农田,但对土壤肥力不了解,本年要偏重施什么肥,心里也没底。"这不,我特别把邓专家请来,他说土壤有点板结,要拿回去测一下,再配方上肥。"
庄稼一枝花,全赖肥当家。怎么科学上肥,大有考究。本年53岁的邓聚成,28年来一向从事土壤肥料技能推行、辅导、咨询训练作业。他介绍,曩昔存在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很多元素轻微量元素的"三重三轻"现象,这简略形成土壤板结、耕层变薄等问题。
现在,测土配方上肥技能供给了处理方案,经过测土、配方、配肥、供给、上肥辅导5个环节,首要调理和处理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对立。"简略地说,便是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别乱用,然后进步肥料利用率。这样既能进步作物产值、改进农产品质量,又能为农人节约劳力,促进增收。"邓聚成说。
本年以来,宁都县进一步加强春耕备耕时节的农业科技推行作业,由50名经验丰富的技能辅导员组成6个辅导组,分片担任,深化到田间地头推行农技。
曾福生慨叹,这些年自己种田,测土配方上肥技能可帮了大忙。"先不说科学上肥带来的产值提高,上一年仅肥料本钱就节约了2000多元。"
安徽明光种粮大户赵业敏——
"土地保管让我当上了甩手掌柜"
本报记者 游 仪
阳光下,绿莹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
莺鸣燕来,万物萌发。眼瞅着气温逐步升高,田间湿度大增,安徽明光市古沛镇古沛村种粮大户赵业敏坐不住了:960亩的小麦地,得抓住防治病虫灾!
还没等他拨通古沛镇农业科技专业协作社电话,3月7日一大早,带着植保无人机,协作社飞手柏祖皓就登了门。"赵叔,这几天温度上来了,为防止病害,咱们来给您家小麦喷药。"
"一台植保无人机,一辆喷杆式喷雾机,都在地里等着了!咱们3个人,估摸着两天能竣工。"被问起喷药的具体状况,柏祖皓细细答来。
设备调试好,随即开端喷药。麦田里,植保无人机低旋往复,喷杆式喷雾机来回络绎。赵业敏不由笑眯了眼。"自己打理,一亩本钱至少400元。"他掰着指头算起账来,交由专业协作社打理,会集打药,一致收割,设备多、效率高,不只能降低本钱,亩产还能高出近200斤。
"土地保管让我当上了甩手掌柜。"在老赵看来,科学办理,省钱、省力又省心。
"这阵子,每天都有五六十人来保管土地。本年的保管合同,咱们现已签了600多份,差不多有1.15万亩地。"协作社理事长柏跃祥说,经过全程或要害环节土地保管,每亩地均匀下来,能帮农户增收200多元。
本年以来,明光市已安排130多名农技人员结合疫情防控网络包保,深化田间地头展开在田作物苗情查询。此外,鼓舞社会化服务安排为栽培大户和小农户供给代管、代购、代耕等服务。现在,全市已有15万亩地展开春耕保管服务,约占全市春耕面积的27.2%。
海南临高家庭农场主刘明——
"瓜菜易招虫灾,幸亏专家帮助"
本报记者 王欣悦
3月,海南气温上升,春耕正忙。在临高县波莲镇古柳村,菜园里的丝瓜、豇豆正值苗期,绿苗绕缠着木架,成片成势;辣椒地里,丰满油亮的辣椒现已成果,缀满枝头。
古柳村农户刘明、许少琼夫妻俩运营着面积80多亩的家庭农场,一大早,他们俩就在田里忙活起来。走进丝瓜地,刘明小心谨慎地将茂盛枝芽往藤架上引,"我这是在引蔓上篱,可以防止藤蔓彼此环绕,添加它的成长空间,确保棚架有杰出的通气性,利于成果。"
另一边,许少琼微俯下身子,摘掉底部淡绿主蔓旁逸的侧芽,"叶子长得过多时,要在每个方位均匀去除,确保主蔓养分充沛。"
"海南的气候资源优势在于光、热条件好,因而临高采纳‘稻、稻、菜’的耕耘方法,在抓好水稻粮食生产的一起,为了充沛利用海南阳光直射的天然优势,大力引导农户展开瓜菜工业。"古柳村科技特派员刘少岸告知记者,临高方案栽培瓜菜18万亩左右,估计总产值达41.5万吨。
繁忙了一上午的刘明,用袖子擦了擦脑门的汗水,笑望着正朝他走来的刘少岸说道,"别看现在长势好,3月气候热,瓜菜易招虫灾,幸亏专家帮助!"
为做好春耕春管作业,临高县科学技能服务中心派出46名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展开辅导病虫灾绿色防控和办理田洋排灌途径等作业,刘少岸便是其中之一。
"气候回暖易致病虫灾,曩昔农户喜爱用农药处理,这简略导致瓜菜农药残留超支。"刘少岸告知记者,"所以咱们教农户用黄板物理防治虫灾,大大减少了药剂使用量。"
看着农户们在田间忙活,刘少岸满怀等待地说,"春节前瓜菜价格喜人,从前每斤几角钱的辣椒,本年每斤收购价最高可到8元。农户们都抢工抢时抓住干,尽力为本年全年挣个大丰盈!"
《 公民日报 》( 2021年03月18日 11 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