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8 10:20:12
  • 阅读(6241)
  • 评论(14)
  •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王凯)现如今,很多人都在寻求"少盐"的健康餐饮,但谁都知道菜肴里若不放一丁点儿盐会有多难吃。可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家家户户偏偏都保持着喝"无盐汤"的古怪习气,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要追溯到1931年,中华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苏维埃共和国暂时中心政府当年11月在瑞金建立。为了把苏维埃政府摧残在摇篮里,反动派不仅对中心苏区发动了五次大规划的军事"围歼",一起对中心苏区实行了紧密的经济封锁,目的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和赤军手里。

    这就造成了苏区物资严峻匮乏,尤其是食盐奇缺,许多兵士和大众长时间缺盐而身体浮肿,创伤不易愈合,严峻影响了赤军的战斗力。

    为了支援前线,让赤军兵士能吃上盐,宁都公民提出"炒菜少放盐、蒸汤不放盐",硬是从牙缝里把宝贵的食盐省下来,悉数用来支援前线。许多年后,盐关于宁都早已不再是稀缺紧俏的物品,但当地人喝"无盐汤"的风俗却保留了下来。

    在旁人看来,这碗平平无奇的"无盐汤"好像寡淡无味。可深深植根于公民大众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却能从中品出一种"真味",是血脉相连的滋味,是背信弃义的滋味。

    回望党史,相似的动听故事何止千万?老百姓为支撑共产党和公民戎行支付的又何止食盐?就好像那首老歌里唱的——最终一碗米当军粮,最终一块布做戎衣,最终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终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

    无论是赤军长征,仍是领导公民抵挡侵犯;无论是解放全我国,仍是建造社会主义新我国,我国共产党餐风露宿,一路行来,都离不开公民大众一心一意的支撑。

    也正由于如此,我国共产党人才有底气去迎候任何应战与磨炼。井冈山时期赤军兵士有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滋味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在那样恶劣的奋斗环境中依旧斗志昂扬,共产党人能以达观的心态和诙谐的口吻去戏弄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有着坚决的崇奉,也由于他们深知自己死后有千千万万的大众不离不弃风雨与共。

    时至今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着重的那样,我国共产党根基在公民、血脉在公民。敞开新征途,迈向新目标,党和大众的血肉联络也依旧是追求高质量开展,完成宏伟蓝图的有力确保。

    在迎来中共百年华诞之际,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在精力层面品一碗"无盐汤",感念党与大众的血脉相连,紧记全部为了大众、全部依靠大众,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大众路线。(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