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7 15:10:18
  • 阅读(6066)
  • 评论(5)
  • 斗争百年路 启航新征途|是谁,唤醒熟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新华社哈尔滨3月17日电 题:是谁,唤醒熟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春雨、王建、黄腾

    在坐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大荒博物馆,有一幅版画,题为《榜首道足迹》。画面里,乌云消沉,拓荒勘测队的几位兵士扛着设备,拄着木棍,行进在苍茫雪原,死后留下一行行足迹。

    这儿,曾是苦寒蛮荒之地。北大荒的拓荒史,始于先驱者的榜首道足迹。

    前进!前进!向荒漠前进!

    为了开发这片奇特的黑土地,十万复转官兵奔赴北大荒,揭开了人类拓荒史上的绚丽华章。

    北大荒的沧桑剧变了不得!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披荆斩棘、开拓进取。

    旧日的亘古荒漠,现在已变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正尽力打造"农业范畴航母"。

    前进,向亘古荒漠开战

    本年91岁的老党员王在邦,曾作为一名解放军兵士参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第二年,他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1958年4月,王在邦带着妻子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黑龙江边境小城密山,开发北大荒。

    和王在邦相同的几万名复转官兵,当年吹响了开发北大荒的"集结号",10万名官兵扛着红旗,挑着行李,穿过山林,跳过沼地,直插北大荒内地。

    时刻回溯到1954年6月,王震将军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看望正在施工的铁道兵兵士。当看到官兵们拓荒收成的粮食、蔬菜后,王震有了把大批复转武士留在黑龙江"办农场,为国家多产粮食"的主意。

    王震将军找到其时的铁道兵副师长余友清,在谈话后的第二天,余友清就背了一个小包,带了一个警卫员去踏查。他们在蒿草丛生、野狼出没、沼地遍及的北大荒内地,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1955年1月,铁道兵部队的榜首个农场——八五〇农场建立。

    短短两年时刻,铁道兵多个师的复转官兵1.7万多人挥师北上,先后创立了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等12个八字头农场。

    曾参与过西南剿匪、抗美援朝的李胜清,1958年来到八五〇农场。刚站稳脚跟,1959年头,李胜清就把远在河南老家的爸爸妈妈、妻子、兄弟以及岳爸爸妈妈接来,和他一同开发建造北大荒。现在,李胜清一家在北大荒已有4代人,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作业在农业出产一线。

    八五〇农场的建造,为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供应了经历,一批又一批官兵向荒漠建议集团式进军。1958年,北大荒迎来开发高潮,当年10万复转官兵前进北大荒。

    开发,向广袤黑土地要粮

    八五〇农场榜首管理区榜首作业站——王震将军点着榜首把荒火的当地,其时这儿一片沼地,野兽出没,风雪暴虐,荒草齐腰高。

    在北大荒开发建造留念馆,摆放着当年运用的犁具、锄头。该馆馆长丁军说,其时没有耕具,复转官兵就从日寇留传的地下工事里捡来炮弹皮、废铜烂铁等,克己耕具。

    1955年5月,大地冻结,官兵们迎来了建场的榜首个春天。一些低洼地还有冰碴,牲口在里面抬不起蹄,一步一趔趄。余友清提出人拉犁,年近半百的他跳进泥浆里,带头拉犁拓荒。

    两天下来,余友清感到用50人拉一台犁,功率太低,他改装犁具,改善拉犁方法,用20人拉,后来改为12人或8人拉。就这样,拓荒前期,靠人拉犁唤醒了熟睡千年的黑土地。

    在余友清带领下,官兵们榜首年就开出了14.45万亩荒地,做到了"当年拓荒、当年出产、当年收益"。

    王在邦回忆起其时的出产场景,那真是"早上三点半,地里三顿饭,晚上看不见,锁头把门,烟囱放哨"。

    "但我仍然不懊悔,我自豪,我是北大荒人。"白叟说起那段年月,仍然热情汹涌。

    本年105岁的郭德福白叟,1955年10月来到北大荒,曾担任八五〇农场的出产队队长。他说,其时苗出来后,没几天杂草就封垄了,草比苗高,在苗长成期间,兵士们需求一遍遍用手拔、用锄头锄去杂草。这对拿惯枪支的兵士们来说,需求巨大的耐性。

    1956年5月,八五〇农场派副场长黄振荣前往南横林子创立八五二农场。他带队当年拓荒20万亩,这个农场成为其时规划最大的铁道兵农场。

    向荒漠要粮何其困难。黄振荣的儿子黄黎听母亲叙述了一件事:一天,黄振荣接到指挥部告诉,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寒,走了50多公里,连夜赶回场部开会,脚指甲生生冻掉了9个。

    "洗脚的时分,我母亲看见父亲的脚血肉模糊,都是肿的,脚上还粘着一块破布,撕都撕不下来。"黄黎说。

    现在,在王震将军点着榜首把荒火的当地,当地建起了留念雕塑。八五〇农场场长王洪斌说,这个当地现在建成了全国水稻绿色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高质高效创立示范区,粮食亩产从当年的100多斤提高到1200多斤。

    2020年,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粮食播种面积4330万亩,粮食调出量405.5亿斤,占全国20%,北大荒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华大粮仓"。

    变革,打造"农业范畴航母"

    北大荒不仅为祖国出产粮食,还缔造了"艰苦斗争、勇于开拓、统筹兼顾、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力。新时代,北大荒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变革和农垦变革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正值备耕之际,八五四农场种粮大户吴进堂开端检修农机。1998年他承包了3000多亩犁地,现已开展到1万亩。吴进堂说,榜首代北大荒人短兵相接,为今日的"中华大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承继北大荒精力,开展绿色农业,让农产品更绿,质量更优。

    北大荒第二代、王在邦的儿子王伟,现在是八五〇农场一家生物肥企业的董事长。他说,正是老一辈北大荒人的艰苦斗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力,鼓励着自己二次创业。

    新一代北大荒人正发奋尽力,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奉献着力气。

    栽培大户"80后"袁志欣说:"现在收割机装上斗极导航,能够完成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天一夜能够收割2000多亩地。"

    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总经理刘广润说,通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从榜首个军垦农场八五〇农场到现在15个农场,牡丹江分公司犁地面积已达672.5万亩。无论是在探究中曲折前进,仍是在变革大潮中破浪前行,军垦精力始终是牡丹江分公司代代传承的根与魂。

    北大荒安身现代农业,尽力打造"农业范畴航母"的一起,一场深化农垦变革的战争也在攻坚。2015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农垦变革开展的定见》,北大荒迎来转型开展新关键。

    去年末,黑龙江农垦变革收官。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通过5年的"钢牙啃硬骨头",黑龙江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变革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完成了政企分隔、事企分隔、社企分隔方针。

    体系机制变革的盈利正加快开释。2020年,北大荒集团完成利润总额13.1亿元,比上年增加329.4%。"北大荒"品牌价值打破千亿元,并进入"国际品牌500强"队伍。

    站在新的前史起点,北大荒再动身。

    亘古黑土地,焕宣布生气勃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