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百技入百村 增产又增收(会后探执行·全面施行村庄复兴战略)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展开,全面施行村庄复兴战略,完成稳固拓宽脱贫攻坚效果同村庄复兴有用联接。本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施行村庄复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展开和农人增收。
本报记者深化四川、河南、黑龙江等地,记载当地在稳固拓宽脱贫攻坚效果、进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确保才能、推动村庄改革和村庄建造方面的尽力,重视村庄复兴路上的新进展、新变化。
脱贫不脱钩,走稳致富路
家里四亩黄心猕猴桃树,产值怎样便是上不去?被困扰良久的四川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大雾村脱贫户熊光国,这两天喜上眉梢:问题处理了。
这事儿还得早年不久说起。地处秦巴山区的昭化区是传统农业区,猕猴桃树上的绿芽刚露出面,56岁的熊光国得到了一次去区里参加训练会的时机。"光听课能有啥用?"熊光国有点不太甘愿,心想自己琢磨了大半年的问题,莫非听一次课就能处理?
赶到现场,乡亲们现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一条"广元市昭化区2021年特征生果春季办理技能训练现场会"的赤色长横幅挂在高处,分外显眼。
"果园办理首要要从冬天清园做起。"台上的人声招引了熊光国的留意。他想,这人还懂点技能,便持续听。"每年猕猴桃落叶今后,就要搜集处理好果园里的枯枝落叶",那人持续说,"然后全园喷一次石硫合剂,还要对主杆涂白……"
听那人解说完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的法子,熊光国眼前一亮,"哎呀,我咋想不到!"急速拉了拉前面老乡的衣角,探问授课的是谁。
"这是咱区农业村庄局的生果技能员王振军!"听到答复,熊光国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
"又是吃了不明白技能的亏!"熊光国说,同村栽培大户的猕猴桃、黄桃、枇杷等产值一家比一家高,自己家的黄心猕猴桃树,上一年以来就老患病,产值上不去。
回到家,熊光国扑进田里,按技能员说的新法子修剪枝芽。回忆起以往,他再次感叹,"一场训练胜过一场雨!"
本来,2014年,熊光国因身患糖尿病和缺少技能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村里帮扶展开猕猴桃工业,再加上享用医疗、生态补偿等方针扶持,熊光国一家很快就脱了贫。这几年,猕猴桃栽培和家畜饲养带来的收入节节攀升,他总想着怎样把猕猴桃管护得更好。"有了技能,接下来增产致富才有好门道!"熊光国说。
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方针。本年以来,当地针对猕猴桃栽培户相对缺少农业技能的现状,安排展开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工作技能训练,并推动技能训练向技能训练改变,确保有训练志愿的大众都有时机参加。据估计,本年高质量训练专业技能人员达1000人以上。
引进新技能,多产优质粮
"你看,这棵幼苗整体长势杰出,但根部有少量鱼纹状黄斑,要及早喷药防治,不然容易发生纹枯病。"一场春雨往后,河南周口市扶沟县的几位农技专家来到廷源家庭农场,为种粮大户路廷占送上一场春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农技"及时雨"。
"在咱种田人眼里,啥都不如这庄稼金贵!"说干就干,送走了县里的农技专家,路廷占立马控制起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
本年春节前后,扶沟县经过开办农技训练班、发放病虫害防治技能宣传单等手法,展开"百技入百村"活动,安排100多名专业技能人员,深化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为广阔农人遍及麦田办理知识。
"用上这无人机,给千亩小麦打药,一天半就能搞定。"路廷占控制无人机的一起,打开了话匣子。2013年,他流转了1000亩土地建起家庭农场,"头两年因为技能经验不足,农场效益欠好。朋友说我超不过3年就会撂挑子,可我偏不信!"
路廷占跟土地较起了真:积极参加农技训练,不断改进栽培方法;对病虫害施行绿色防控,进步农产品产值的一起也确保了质量。
"打井、通电、路面硬化的难题,县里都给处理了。"路廷占又凭借国家惠民方针,先后添加植保无人机、绞盘喷灌机、粮食烘干机等各种农机30余台,农场从播种、办理、病虫害防治到粮食收成、烘干、贮存等根本完成机械化。
路廷占还与几家大型种业公司协作繁育小麦种子,让他对农场丰盈底气十足。"麦子收下来不出地头,粮食公司就来拉走了,亩产1200多斤,每斤收购价比商场价高两三毛钱。"麦收后,路廷占持续栽培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销路不愁,效益也好。
"现在,我用啥种子、肥料,邻居们都跟我学。"路廷占成了周口市的"致富带头人",农场也先后荣获省、市"示范性家庭农场"等称谓。
本年,扶沟县方案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安排资金1770万元,施行西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改进农业出产条件;持续推行优良品种,展开优质小麦10万亩、优质花生25万亩;一起,方案新增出资8450万元,建造5.5万亩高规范农田。
"下一步,咱们将加速推动高规范农田建造,加大现代农业出产技能和良种良法推行应用,出产更多优质粮。"扶沟县委副书记耿党恩说。
土地有保管,日子更润泽
"我种了30多年地,他们就种得比我好?"2019年,村支书来推行"土地保管",黑龙江兰西县远大镇双太村乡民王宪章碍于情面,牵强保管40亩"犄角角落"地,留下40亩肥田沃地自己播种。
半年后,王宪章就懊悔了。保管出去的土地上,测土配方,优选良种,深松整地,无人机上肥,农机马力都翻了10倍……"俺那好地块儿,竟没卖赢盐碱地,一亩少赚200块!"本年,王宪章将土地悉数保管,"‘啥都不论’,雇专业的人干,赚多赚少,都能揣进自己兜。"
不怕质量和收益没确保?"作业完毕后,我还要在验收单上签字承认,最终还有满意度回访查询。"本来,兰西县一致细化了合同样本,完善服务条款、规范和流程,还专设了监管账户,服务安排的每一笔开销需经由相关部分批复。
现在,兰西县全程保管服务面积展开到41.3万亩,比2018年翻了30多倍,和王宪章相同的参加农户达1.9万户,农户亩均增收200元以上。另一方面,规模经营3000亩以上的保管服务安排快速添加,到达42个。
"有人垫钱,有人收粮,有稳妥兜底,定心多了!"上一年,同在双太村的孙金香借款加入了保管队伍。据悉,全县农业借款产品的均匀年利率,从上一年的8.17%,降到了本年的6.81%;"合作基金+方针性大灾稳妥"让受灾农户的根本收益得到两层兜底确保;秋收脱粒后如遇"卖粮难",农户还能够将粮食运到收储企业,贱价贮存后挑选在粮价更高时兑换粮款。
兰西县委书记李英男介绍,"十三五"时期,兰西县建造高规范农田19.2万亩,建筑村庄路途1243公里,植树造林9.15万亩,"村庄出产、寓居条件显着改进,绿色屏障进一步筑牢。"2020年,兰西县村庄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1466元,同比增加约14%,近5年来年均增加8.5%。
"咱家娃儿有校车接送了,但我也不闲着。"孙金香乐滋滋地说。兰西县完成了村庄中小学规范化校车全掩盖,不少村里还建筑了文明大院、农家书屋、文明活动室,定时举行县乡安排的"送戏下乡"活动。"在家门口听戏、看书、扭秧歌,俺们农人收入高了,日子别提多润泽了。"
本报记者 王永战 毕京津 郝迎灿 张艺开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