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7 10:50:10
  • 阅读(8504)
  • 评论(14)
  •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梁晓辉)1918年10月,青年毛泽东有了人生的第一份作业——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这份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作业,不只处理了他的生计问题,更为他翻开了一扇崇奉的大门。

    其时,毛泽东由于筹办赴法国勤工俭学,初度来到北京。他的家境并不殷实,路费都是从朋友那里筹借而来,急需求找到一份作业补助日常开支。经湖南恩师杨昌济介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书面引荐,毛泽东进入北大图书馆作业。每月8块大洋的固定经济收入,奠定了他在北京日子的根底。

    1918年的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更是这一运动的建议地。校园里稠密的文化氛围、开阔的学术视界,让毛泽东感到非常振奋,他便使用全部时机学习、充分自己。

    图书管理员的作业,为他供给了很大便当。其时,毛泽东的作业详细被称为"书记"——担任收拾中外文报纸、并挂号阅览者名字。藉此,毛泽东读到许多曩昔从未读过的书刊,研讨了很多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也汲取、区分各种新文化、新思维,为他尔后挑选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崇奉,奠定了思维根底。

    更重要的是,这份作业发明了毛泽东和日后我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常常碰头、一同同事的时机。

    其时,李大钊正是痛经怎么办缓解疼痛北大图书馆的主任,并致力于向我国民众宣扬俄国十月革命。这一时期,毛泽东亲耳听到李大钊《庶民的成功》的讲演,并第一时刻读到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坚决地崇奉、宣扬和实践,深刻影响着毛泽东。

    "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分,从前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开展。"毛泽东日后回忆起这段作业经历时说:"他是我真实的教师,没有他的点拨和教训,我今日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可以说,在北大图书馆作业的时期,正是毛泽东翻开崇奉之门的阶段,这为他日后成为坚决的马克思主义者,找到处理我国问题的钥匙奠定了根底。

    "时刻之河络绎不绝,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在的年代条件下策划人生、发明前史。"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调查时如此指出。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处于前史迷雾中的我国找到了方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我国,完成了他们的前史任务。

    今日,我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处、"十四五"局面之年,咱们仍需为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愿望而斗争。正如习近平所言:"尽管咱们已走过千山万壑,但仍需求不断奔走风尘。"(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