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19 13:20:17
  • 阅读(7450)
  • 评论(1)
  •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双十一"网络购物顶峰刚过,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的司法大数据提示人们"狂欢节"也有另一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法院一审新收网络购物合同胶葛案子算计4.9万件。

    其间,2017年新收案子1.33万件。2018年新收案子1.21万件,同比下降9.02%。2019年新收案子1.56万件,同比激增近三成。

    这份司法大数据专题陈述分析案情特征发现,在网络购物合同胶葛案子中,食物类胶葛占比挨近对折japan tengsu。其他依次为数码电器类(17.2%)、保健医药类(7.8%)、家具家装类(7.76%)、服饰鞋包类(4.66%)、美妆个护类(4.53%)、家居百货类(4.51%),其他品类算计占比7.89%。

    陈述亦发现,约11.37%的网络购物合同胶葛案子触及海淘或进口商品。

    详细来看上述案子的争议焦点,30.78%的案子触及食物安全问题。在22.56%的案子中,顾客以为卖家的出售存在虚伪宣扬或其他诈骗行为。

    整体来说网络购物合同胶葛案子争议标的额较小,均匀结案标的额约为4.91万元(人民币,下同)。67.16%的案子结案标的额在1万元及以下。

    这份陈述还显现,网络购物合同胶葛案子的调撤率较高,40.15%的案子终究调停或撤诉。超越七成的原告诉请取得法院不同程度的支撑。(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7  收藏